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东亚夏季风过渡带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a) 1986-2004年期间蒙古高原夏季气温趋势;(b) 蒙古高原夏季气温9年滑动平均值的时间序列;(c) 1861-2020年期间蒙古高原夏季每20年气温异常的频率分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30605、41721004)资助下,云南大学陈文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相关学者,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过渡带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内部气候变率加剧了近期蒙古高原的显著增温(Recent pronounced warming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boosted by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为题,于2024年2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4-01377-6。
东亚夏季风作为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我国天气气候变化和旱涝分布格局。夏季,随着季风北推,海洋上的水汽被输送到内陆,在东亚地区引起大量降水。然而,夏季风向北推进的位置并不固定,季风北边界的活动范围形成了东亚夏季风过渡带。过渡带由东北向西南贯穿蒙古高原东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西部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是一条独特而重要的气候-生态-地理过渡界面,标志着季风湿润区向非季风干旱区的过渡及东南森林区向西北草原荒漠区的过渡。同时,它还是典型的农牧业交错带以及生态环境一级敏感带,具有极高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例如,近几十年来,受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蒙古高原面临着水资源匮乏、植被持续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这些变化不仅影响蒙古高原本身,也对我国的天气气候、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蒙古高原上的气候变化与我国的极端热浪、干旱以及空气污染事件紧密关联。据统计,2023年北京经历的11次沙尘天气中,90%源自蒙古高原。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过渡带这一敏感区域的变化,云南大学陈文教授团队对此开展了持续10年的科研攻关。近期,他们发现1986-2004年处于东亚夏季风过渡带核心区域的蒙古高原上出现了异常的夏季升温现象。并且,蒙古高原是该时期北半球陆地升温最快的区域,其升温速度是北半球陆地平均升温速度的3倍。此次快速升温过程造成了百年来蒙古高原前所未有的“炎热”状态。结合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结果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外强迫无法解释近几十年蒙古高原的气温突增,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和大西洋海温多年代振荡(AMO)的共同作用是此次增温的“罪魁祸首”。两者共同激发了中纬度大气遥相关波列,在蒙古高原上空形成长期的反气旋环流趋势。该反气旋环流伴随的下沉运动减少了局地的云量,导致向下太阳辐射增强,并通过陆-气反馈加速了地表增暖,从而造成了此次快速升温。
该研究揭示出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蒙古高原夏季气温突增的现象及其驱动因子和动力机制,创新性地强调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多种内部变率对区域气候突变的协同作用;同时为深入探究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风过渡带气候变化的机制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互联网服务商联盟 18267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2009
-
江西南昌明月风光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22
-
上海同巨传播有限公司 7906
-
武汉理工大学 23890
-
IWCST2018会务组 23052
-
广播电视中心文山人民广播电台 17968
-
赛思会务 23218
-
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7972
-
GERG3R 24166
-
WILL 24093
-
三峡工程大酒店 17943
-
中华人物组委会 17947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1053
-
ASciE科学与工程协会 24047
-
香港中文大学 18148
-
NBX 7903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923
-
上海新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8159
-
ASTIRC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