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实验室揭示新冠病毒免疫印记重塑机制

2024/03/27

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持续出现,凸显了更新新冠疫苗组分的必要性。然而,原始株疫苗接种引起的免疫印记会削弱变异株感染或更新后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抗体反应。因此,探索能够减轻或重塑新冠病毒原始株免疫印记的疫苗接种策略十分重要。

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昌平实验室曹云龙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epeated Omicron exposures override ancestral SARS-CoV-2 immune imprinting”的研究论文,为我们深入了解SARS-CoV-2免疫印记动态提供了新见解。这项研究通过高通量单细胞V(D)J测序以及深度突变扫描技术,揭示了在已接种新冠原始株疫苗并产生原始株免疫印记的情况下,二次暴露于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通过感染或者疫苗接种)后,机体可生成高比例的奥密克戎特异性中和抗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单次奥密克戎变异株刺激后,由于原始株免疫印记所引起的主要产生靶向交叉结合原始株、非中和表位抗体的现象。同时,这些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大多靶向全新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表位,虽然无法中和新冠病毒原始株,但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支系具有卓越的广谱中和能力。本研究还利用深度突变扫描数据,预测了未来XBB支系的演化热点。该研究不仅从抗体表位层面深入理解了免疫印记现象,还为全球新冠疫苗的更新和使用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依据。

论文截图

在本论文中,研究者利用免疫小鼠和新冠奥密克戎株感染的人群队列研究了新冠原始株疫苗接种所产生的免疫印记现象,并特别关注了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群的体液免疫反应。研究发现,从血浆游离抗体中和水平看,在原始株疫苗接种后,单次的变异株暴露(疫苗或感染)存在强烈免疫印记现象,且免疫印记的强度随着暴露变异株与原始株的抗原距离的增加而增强。然而,两次感染变异株的人群和两次接种变异株疫苗的小鼠组原始株免疫印记得到显著改善。从特异性B细胞水平看,二次感染的人群有远超单次暴露人群的奥密克戎特异性记忆B细胞比例,且这些记忆B细胞所编码的抗体比单次感染具有更高的体细胞突变水平和抗原亲和力。同时,这些特异性抗体对奥密克戎支系的中和活性显著强于交叉结合原始株的抗体。

为了进一步解释二次感染后改善的免疫印记现象,该研究利用之前团队开发的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确定了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在RBD上的结合位点和逃逸突变(图1)。相比于单次奥密克戎感染,二次感染者产生的抗体中针对非中和表位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免疫印记得到了显著的缓解(图1)。研究还发现这些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靶向了一些全新的RBD表位,且对XBB.1.5等最新毒株都具有高效的中和活性,从抗体表位层面解释了二次变异株感染后改善的免疫印记及良好的血清中和反应。

图1. 从经历了单次突破感染或两次感染的康复个体中分离出的针对BA.5 RBD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群(左图);二次暴露奥密克戎相比单次暴露的RBD抗体表位分布差异。非中和或弱中和单克隆抗体(E2.2、E3和F1)的抗原表位以虚线框标出(右图)

此外,本研究还利用深度突变扫描技术得到的大量抗体的逃逸图谱数据,预测了XBB.1.5在RBD上的演化热点,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些突变的组合可以增强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同时保持了对受体ACE2较高的亲和力。目前多个预测突变已在真实世界新冠进化轨迹中高频出现。

由于新冠原始株组分可能会加强免疫印记的负面影响,不断激活交叉结合原始株的非中和抗体,在现如今更新新冠疫苗抗原组时,文章建议应当放弃原始株组分。目前,这一建议已经被WHO和美国FDA采纳。同时,根据论文结果,尚未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人也应接种两剂更新的疫苗加强针,已经感染一次变异株的人群应再接种含有最新变异株的疫苗,以引发良好的广谱中和抗体反应。

曹云龙为本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阿依江·伊斯马衣、宋玮良、王菁、简繁冲,北京昌平实验室于原玲,南开大学陈筱素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北京昌平实验室王佑春、谢晓亮、金荣华以及天津第一医院沈中阳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第二届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国际会议(ICHASS 2025)(2025-10-17)

2025年材料信息与数据科学国际会议(ICMIDS 2025)(2025-10-31)

2025航空航天工程与物理天文学国际会议(ICAEPA 2025)(2025-10-20)

2025年网络工程与数据结构国际会议(ICNEDS 2025)(2025-9-17)

2025智能仿生、人工智能与控制科学国际会议(IBAICS 2025)(2025-9-29)

第五届电子通信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CCST 2025)(2025-12-26)

2025年地理信息、地质测绘与遥感技术国际会议(IGIGMRST 2025)(2025-9-22)

2025年能源材料、电力与电气工程国际会议(ICEMPEE 2025)(2025-10-20)

2025年第七届大数据服务与智能计算国际会议(BDSIC 2025)(2025-10-29)

2025年电力、光学与光电子技术国际会议(ICPOOT 2025)(2025-10-26)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