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科学驱动碳中和未来——Molecules二氧化碳研究专刊征稿启事
2025/06/18
本期专刊聚焦二氧化碳领域前沿研究,系统梳理分子层面碳捕获、转化与利用的创新技术。内容涵盖光/电催化转化机制、新型吸附材料开发、生物固定技术突破等方向,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解决方案。投稿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欢迎全球学者提交原创性研究成果。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分子级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根据IPCC最新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突破420ppm,较工业革命前增长50%。在此背景下,Molecules期刊特别推出二氧化碳专题研究专刊,聚焦分子层面的创新技术开发。本次征稿重点关注碳捕获与封存(CCUS)技术的分子机制、二氧化碳催化转化路径优化,以及生物固定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在选择性吸附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最新研究证实,经过配体修饰的Zr-MOFs材料在常温下的二氧化碳吸附量可达5.2mmol/g,较传统沸石材料提升300%。这种突破性进展为工业级碳捕获设备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
在转化技术层面,光电协同催化体系正成为研究热点。德国马普研究所开发的钴基分子催化剂,在可见光驱动下实现二氧化碳到甲酸的选择性转化率达92%,能量效率突破35%。这类研究如何推动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实用化进程?
前沿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分子工程正在重塑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日本东京大学团队最新开发的仿生碳酸酐酶催化剂,其周转频率(TOF)达到10^5 h^-1,接近自然酶活性水平。这种仿生催化剂在烟道气处理中展现出极佳的稳定性,连续运转2000小时后活性仅衰减8%。
在碳资源化利用领域,电化学还原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瑞士联邦理工研发的铜-锡双金属催化剂,将乙烯产率提升至72%,法拉第效率达89%。该技术若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成本降低40%。
值得思考的是,如何突破催化反应选择性与能源效率的平衡难题?中国科技大学提出的界面质子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分子级质子传输通道,成功将甲酸产物选择性稳定在95%以上,同时将过电位降低至0.3V以下。
跨学科融合:生物与化学的协同创新
合成生物学为二氧化碳固定开辟新路径。加州理工学院改造的蓝藻菌株,通过引入人工卡尔文循环,将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提升3倍。这种工程微生物在海水培养条件下,每日可产出30g/m³的生物柴油前体物质。
在酶催化领域,定向进化技术展现惊人潜力。哈佛大学团队通过对甲酸脱氢酶的325轮迭代进化,获得能在80℃高温下保持活性的突变体。这种极端环境适应性突破,为高温工业废气处理提供了生物解决方案。
有趣的是,传统化学工艺与生物技术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化学-生物级联反应系统,先通过分子筛分离二氧化碳,再利用工程菌株将其转化为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整体碳转化效率达到91%。
本期专刊汇聚全球顶尖研究成果,构建从分子设计到工程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我们特别关注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原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吸附材料、高效催化体系、生物固定技术等方向。投稿论文需具备显著创新性,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共同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截稿日期临近,诚邀学界同仁踊跃投稿。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22931
-
上海容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3012
-
北京时珍堂 24270
-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学院 2157
-
中国光电产业平台 8029
-
东都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 23992
-
华南理工大学 18551
-
中科院合肥智能所 18032
-
武汉工程大学 21116
-
福州市广电集团 18105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4161
-
北京正清然科技有限公司 18109
-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 21181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 2122
-
北京长风信息技术 1990
-
北京仕而优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062
-
长征医院中医科 21312
-
HKSME 23061
-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1107
-
浙江工业大学 1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