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甲烷低温高效选择性氧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5
![]() |
图 疏水性配位不饱和MOFs催化剂甲烷液相氧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845201、92145301、22102106)资助下,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震教授与张航副教授团队在甲烷低温液相高效选择性氧化生成甲醇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通过模仿自然界中颗粒甲烷单加氧酶(pMMO)活性结构,在亲水性MOFs催化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MOFs平台构筑了仿生限域的双核铜配位不饱和活性位(Cu(I)),成功提高甲烷选择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catalysts of surface hydrophobic Cu-BTC with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Cu(I) sites for the direct oxidation of methane(具有配位不饱和Cu(I)位点的表面疏水Cu-BTC高效催化剂用于甲烷直接氧化)”为题,于2023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6619120。
甲烷作为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化石能源,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等C1含氧化合物可以实现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尤为重要。但是甲烷分子的高度对称性以及高的碳氢键能,导致其低温活化很难,被誉为催化领域“圣杯”级的反应。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在深入理解自然界中甲烷单加氧酶金属活性位点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一步法疏水改性,既能将亲水性MOFs变成疏水性材料以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又能生成双核铜配位不饱和Cu活性位点来活化甲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催化剂能使甲烷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转化成甲醇等C1含氧化合物,选择性高达99.6%,产率为10.67 mmol/gcat./h。该研究思路有效克服了MOFs催化剂在水相中不稳定的难点。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计算机 1900
-
VDAE 8099
-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22889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18047
-
WILL 7882
-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21183
-
北京海名汇博会展有限公司 17972
-
鼎迈信息技术公司 18078
-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18123
-
test0732 18133
-
湖北省众科自然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8834
-
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1343
-
东北大学 7994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8209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4065
-
北京博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151
-
哈尔滨市永乐会议公司 23089
-
中国协会 18128
-
湖南省实验室 18165
-
北京邮电大学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