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杨再宏和叶沿林教授团队在丰中子核奇特集团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6
![]() |
图 利用8He原子核的非弹散射实验研究8He(02+)类BEC集团态的示意图
(a) 8He(02+)态单极跃迁强度的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b) 8He(02+)态的中子关联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027809、12275006、12175042、1233500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杨再宏和叶沿林教授团队在丰中子滴线核8He的集团结构及双中子集团凝聚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氦-8原子核中观测到奇特的02+集团态(Observation of the exotic 02+ cluster state in 8He)”为题,于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并同时入选该刊的“编辑推荐”和“物理亮点”。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1.242501。
当玻色子原子体系处于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度时,所有原子会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简称BEC)。近年来,费米子原子体系的凝聚态已在实验中发现。理论预言,在丰中子原子核体系中也存在类似的由强关联中子对形成的凝聚态,可能也存在于中子星中,对认识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提出并主导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装置上开展8He的非弹激发与衰变实验。部分8He原子核通过与碳靶作用发生单极跃迁从而生成02+共振态,该态随即衰变为一个6He原子核和一对中子,并被磁谱仪和专门设计的中子探测器阵列所探测。通过深入分析反应及衰变过程中的粒子关联效应,区分了多中子参与的复杂反应与衰变机制,从而排除复杂的本底过程,最终清楚识别了02+激发态(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的生成过程具有很强的单极跃迁强度、并通过发射强关联的中子对发生衰变,这些特征与理论预言相符,从而确认了其类BEC的集团结构。
这项研究揭示了丰中子原子核体系的一种新特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不稳定核奇特结构以及中子星的结构和性质。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成都西经医院管理研究院 21177
-
上海傲展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8064
-
成都梵诺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205
-
深圳大学 21141
-
GSRA学术会议 24032
-
河北师范大学 8060
-
上海浩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129
-
尚格国际教育机构 18007
-
广州屹田会议策划有限公司 20985
-
北京中工大厦 1983
-
上海微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76
-
北京东西方会议服务中心 18103
-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23066
-
江氏美容连锁机构 18147
-
武汉理工大学 8305
-
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7966
-
《纳米科技》编辑部 2392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8063
-
北京嘉园文华发展中心 2034
-
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