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2025/10/20
受限于可靠气象数据稀缺,科学家难以对历史时期灾难事件展开分析,导致气候变化下极端事件的演化规律和机理认识不足。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北方发生一场严重的旱灾,此次事件在史料中均有记载,但其成因的气候动力学机制没有得到解释。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地球环境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集成多条历史气候序列,重建了1901年—2000年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区域夏季降水变化,并以此为基准评估多源降水和再分析数据,借助水汽收支方程和“将今论古”原则,从气候动力机制上解释了再分析资料低估此次干旱事件的原因。
研究发现,1928年和1929年夏降水分别减少了2.96和2.25个标准差,分列百年以来降水最少前两位,重现期为160年和40年。多源观测融合降水数据集和模拟同化的再分析资料,均没有正确反映这期间的极端降水减少状况及其相应的环流异常配置,直接原因是1951年以前研究区降水观测数据缺失。根据欧洲在此时更为详实可靠的气象观测可推测,北欧极端冷异常激发罗斯贝波东传使蒙古–西伯利亚上空出现强烈的高压异常,抑制了黄土高原上空垂直抬升和对季风水汽的抽吸,结合厄尔尼诺和持续干旱导致的土壤湿度降低等作用,形成了此次事件。
研究提供了一条高精度历史降水序列,并为关于大气遥相关作用对气象灾害的链生、预报以及古气候记录同化对再分析资料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以Reanalysis Data Sets Underestimate the 1928-29 Summer Precipitation Deficits During the Late-1920s Megadrought in Northern China为题,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区域夏季降水重建序列和多源降水数据对比评估
1920年代末中国北方极端干旱事件成因的环流异常机理图
文章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北京交通大学 23178
-
杭州师范大学 2295
-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18172
-
湖南师范大学 2190
-
中文中文中文 18200
-
南京世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170
-
老兵速记公司 2060
-
应用科学与工程协会 22981
-
FWQDS 1950
-
中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 2188
-
烟台惠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1975
-
武汉扬帆四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431
-
个人 24269
-
长春新吉粮大酒店 18020
-
贝旭科(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168
-
武汉理工大学 23915
-
天津音乐学院 23203
-
发展速度努力克服离开南京非公开 18030
-
央广健康传媒 21213
-
Best百视通 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