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成瘾记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成瘾线索调控成瘾记忆的突触动态重塑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22017、82101565)等资助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袁逖飞教授团队在成瘾记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提取-消退成瘾记忆需要AMPA受体转运(Retrieval-extinction of drug memory requires AMPA receptor trafficking)”为题,于2022年12月23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6642。
成瘾的核心症状是强烈心理渴求导致的复吸行为,其临床风险因素为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暴露。但成瘾线索如何提取成瘾记忆,最终导致强烈渴求与冲动用药行为,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在前期发现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是成瘾者毒品相关线索加工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利用动物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成瘾线索诱发mPFC区域谷氨酸受体转运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正常动物mPFC区域锥体神经元的谷氨酸突触传递以钙离子不通透型AMPA受体(Calcium-impermeable AMPARs,CI-AMPARs)为主,成瘾后出现谷氨酸传递的增强;成瘾线索暴露10分钟后,成瘾动物mPFC区域锥体神经元上的谷氨酸突触传递会迅速下降,伴随了钙离子通透型AMPA受体(Calcium-permeable AMPARs,CP-AMPARs)的突触组分减少和快速下膜的过程。这一现象可长达6小时,此后突触传递强度又恢复到线索诱发前的状态。研究者利用靶向性多肽工具干扰CP-AMPA受体的下膜,发现线索提取促进消退训练的现象会被阻断;进一步干预CP-AMPA受体再次上膜的记忆再巩固过程,可有效阻断复吸行为。CP-AMPA受体的动态转运过程由多巴胺1型(D1)受体的激活所介导(图)。
本研究揭示了成瘾线索与成瘾记忆互作的突触动态重塑机制,阐明了mPFC区域谷氨酸受体转运参与成瘾行为调节的重要作用,为成瘾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MHTD 2025
-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 2028
-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协会 2194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162
-
科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958
-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17972
-
番禺理工学院 20947
-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 22932
-
北京金华科技有限公司 17972
-
天津中豪会议策划服务有限公司 2238
-
IEEE计算智能协会 18489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938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2946
-
西安纳米科技学会 8246
-
FDAGWA 1960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4125
-
Charlesworth Chi 23039
-
尚格国际教育机构 18006
-
时代嘉道企业咨询机构 20955
-
北京众联中科信息管理有限公司 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