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鲍宗必教授团队在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4


图 (A)配位聚合物吸附材料的分子结构;(B)材料对二甲苯的等温吸附曲线;(C)二甲苯吸附分离材料的性能比较;(D)二甲苯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及取代基间距;(E)配位聚合物对二甲苯的吸附作用位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22609、21878260、22141001)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鲍宗必教授团队在低碳烃同分异构体分离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一种堆叠配位聚合物材料辨识分离二甲苯异构体(Discrimination of xylene isomers in a stacked coordination polymer)”为题,于2022年7月15日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7659。

  二甲苯异构体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结构相似、沸点相近,如对/间二甲苯的沸点相差不到1℃,目前工业上采用模拟移动床技术进行分离,所用沸石吸附剂的分离选择性低,需多达24塔串联操作,且需180℃高温以保证二甲苯分子在沸石内部的扩散,亟需发展兼具高选择性和高传质速率的吸附分离材料。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鲍宗必教授团队联合美国罗格斯大学李静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配位聚合物吸附剂,利用相邻金属位点与两个甲基间距的匹配程度差异实现对二甲苯异构体的辨识分离。通过2,5-二羟基-1,4-苯喹酮与锰离子配位构筑一维聚合物链,链与链之间通过与水分子的氢键作用形成堆叠结构,该材料脱水活化后形成含不饱和配位金属位点的孔道。在120℃时,只有对二甲苯能够进入聚合物链间的空隙,邻二甲苯则在60℃以下才能进入,间二甲苯介于二者之间。基于这种独特的温度差异响应辨识行为实现了三种异构体的高效分离。该材料兼具高分离选择性、大吸附容量、快传质速率,合成简便,且表现出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工业应用潜力。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第九届新能源与应用国际会议 (ICNEA 2025)(2025-12-28)

2025年建模、渲染与人机交互国际会议(ICMRHCI 2025)(2025-10-30)

2025年体育教育,信息技术与管理国际会议(PEITM 2025)(2025-9-29)

2025年神经网络与生物信息学国际会议(ICNNB 2025)(2025-9-19)

2025智能算法、全球定位算法与遥感测绘国际会议(IAGPARSM 2025)(2025-10-19)

2025年绿色能源、动力机械和工程国际会议(GEPME 2025)(2025-9-27)

2025电气控制、物联网与节能技术国际会议(ECITEST 2025)(2025-10-18)

2025年绿色化学与环境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GCEE 2025)(2025-10-29)

2025教学法、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PDSIT 2025)(2025-9-28)

第五届新媒体发展与现代化教育国际学术会议(NMDME 2025)(2025-10-3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