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李飞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锆钛酸铅陶瓷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4/04/12
![]() |
图1 (a)PZT织构陶瓷的截面扫描电镜图;(b)PZT织构陶瓷同步辐射XRD{002}极图;(c)PZT基织构陶瓷和传统PZT基陶瓷的压电系数d33与居里温度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22083、52072092、52172129)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李飞教授团队在锆钛酸铅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晶粒定向排列的锆钛酸铅陶瓷(Lead zirconate titanate ceramics with aligned crystallite grains)”为题,于2023年4月7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f6161。
作为一类最经典的铁电固溶体,锆钛酸铅[Pb(Zr, Ti)O3, PZT]陶瓷以优异的压电性能和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成为了众多压电器件的核心材料。PZT陶瓷的压电性能直接决定了医疗B超探头、精密驱动器等压电器件的灵敏度、分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因此进一步增强其压电性能对于推动相关器件与系统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对陶瓷晶粒织构化(即:将晶粒沿特定晶体学方向定向排列),使其充分发挥晶粒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被认为是提升PZT陶瓷压电性能的关键途径。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人们始终无法制备出晶粒具有高度择优取向的PZT陶瓷,即:PZT织构陶瓷。具体来说,在陶瓷烧结过程中,PZT粉体会与传统钛酸盐微晶模板(BaTiO3或SrTiO3)发生严重的固相反应,导致微晶模板无法完成引导晶粒定向生长的任务,这也成为了困扰PZT陶瓷织构化工作的关键难题。
为此,该研究团队提出了通过“钝化”模板来实现PZT陶瓷高质量织构化的研究思路。一方面,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锆钛酸钡[Ba(Zr, Ti)O3, BZT]模板,代替传统钛酸盐模板,提高了模板在PZT母体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设计了Zr4+含量非均匀分布的PZT母体多层结构来代替传统的均匀结构,使籽晶模板首先在Zr4+含量较低的PZT母体中完成诱导晶粒定向生长的任务,在之后的晶粒生长和陶瓷致密化过程中,再通过Zr4+和Ti4+离子扩散获得组分均匀的PZT织构陶瓷。
基于上述方法,该研究团队解决了几十年来PZT陶瓷无法被高质量织构化的学术难题,首次制备出了晶粒沿<001>晶向高度择优取向的PZT织构陶瓷(图1a&b),在准同型相界附近获得了优异的压电、机电耦合性能(压电系数d33~700 pC/N、g33~90 mV·m/N、机电耦合系数k33~0.85),以及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居里温度~360oC),突破了现有PZT陶瓷压电效应与居里温度的制约关系(图1c)。
该研究为诸多先进陶瓷的织构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制出的高性能PZT织构陶瓷不但为高灵敏度传感器、换能器的性能提升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研究PZT这类经典铁电体结构与性能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新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3061
-
IETP 21080
-
吉林大学 21048
-
APISE 23013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136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4275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002
-
中仿新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7915
-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 23165
-
武汉cebm主办方 17947
-
北京天之星文化传媒中心 20990
-
中国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98
-
信息技术与工业工程研究中心 22995
-
湖北省武汉市 18380
-
贝拓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171
-
European Allianc 2274
-
上海电子信息 23163
-
中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组委会 21168
-
Scientific Resea 17983
-
中国能源学会 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