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热浪对臭氧污染影响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3
图 温度驱动的人为源VOCs排放造成热浪期间城市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1004、42107117、42377095)等资助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建林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在热浪对臭氧污染影响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温度引起的人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导致热浪中城市臭氧增加”(Increased urban ozone in heatwaves due to temperature-induced emissions of anthrop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为题,于2025年1月2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4-01608-w。
城市对流层臭氧(O3)浓度通常与温度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热浪期间容易出现严重的臭氧污染,威胁公众健康。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热浪与臭氧复合事件增多并受到广泛关注。传统关于热浪对臭氧影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温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影响。人为源排放的VOCs是城市地区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尚未充分考虑高温对人为源VOCs排放的影响,阻碍了对热浪期间臭氧污染形成机制及相关健康风险的全面认识。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基于观测的夏季地表VOCs浓度、典型排放源的排放测试以及区域空气质量模型,评估了高温热浪期间人为源VOCs排放增加对长三角城市臭氧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热浪期间上海城市地区挥发性化学产品使用、油品挥发等人为源VOCs排放增加并导致了地面臭氧浓度的显著增加。当温度从25°C升至35°C 时,由于静稳天气和排放量增加,人为源VOCs总反应性增加约两倍。模拟表明,增加的人为源VOCs排放使热浪期间上海日最大8小时臭氧浓度增加约4.6 ppb,与传统认知中高温造成天然源VOCs排放增加的影响相当。所有VOCs中,含氧的VOCs反应性增幅最大(排放增加与热浪期间大气氧化性增强共同导致),造成了自由基的初级来源增加,从而加剧了热浪期间的臭氧污染。
该研究定量阐释了长三角地区热浪期间高温导致人为源VOCs排放增加进而加剧臭氧污染的机制。上述研究结果加深了极端高温事件对臭氧污染影响的认识,为热浪期间城市地区臭氧污染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 18119
-
南京思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102
-
中南大学 18099
-
北京科技大学 23023
-
北京中材企联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8182
-
山东省烟台大学 21237
-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18194
-
北京正望咨询 18102
-
CSADC2017 23113
-
北京易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985
-
重庆市化工职业学院 18114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溯源室 22997
-
浙江工业大学 18037
-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2900
-
武汉高流明投影机租赁公司 1949
-
复旦大学 18042
-
中国金属学会 23009
-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 23201
-
济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 23297
-
海南大学 1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