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FINLAND》期刊详解与高效投稿指南

2025/09/06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FINLAND》期刊详解与高效投稿指南

在北极光闪耀的学术版图上,创刊于1929年的《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FINLAND》(芬兰地质学会会刊)始终占据着独特地位。作为北欧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质学季刊,这本开放获取的国际刊物以聚焦前寒武纪地质研究闻名,最新公布的JCR影响因子2.217,在地球科学综合类期刊中持续保持前30%的排名。

国际地质界的前沿瞭望塔

该刊每年3月、6月、9月、12月定期出版,涵盖区域地质演化、矿物矿床成因、环境地质监测等核心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刊物近期增设”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北极圈矿产资源”专题板块,这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高度契合。2023年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投稿量同比增长42%,但最终录用率仍维持在18%-22%,显示出严格的学术筛选机制。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编辑部今年全面启用XML结构化排版系统,将论文预印本的上线时间缩短至接受后48小时内。编委会由来自15个国家的37位专家组成,其中包含3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种国际化配置确保了论文评审的多元视角。

特色栏目的投稿密码

想要提高录用概率,必须精准把握栏目的选题偏好。”岩石成因与地壳演化”专栏更关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创新应用,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板块则偏爱具有实地监测数据支撑的预测模型构建。2019-2023年的文献计量显示,含有三维地质建模可视化案例的论文被引率高出平均值57%。

编辑部特别提示:涉及波罗的地盾区域对比研究、芬诺斯坎迪亚古陆再造的论文可获快速通道处理。但需注意,纯理论推导类论文近年录用比例已下降至12%,建议搭配至少三种实验分析方法加以验证。近期刊发的中国学者论文中,87%都整合了遥感解译与地面物探的互补数据。

审稿流程的生存法则

该刊采用双盲评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为89天,但存在显著学科差异。沉积学方向最快45天即可完成评审,而地球化学方向则可能长达120天。据2023年内部统计,在初审阶段被拒的论文中,41%因英文写作问题折戟,29%因数据量不足被拒。

成功案例表明,引用该刊近三年文献的比例控制在25%-35%时最易获得评审专家认可。在修改阶段,针对第二位审稿人意见的回复质量直接影响最终决议——采用对照表形式逐项回应的稿件,二次接收率高达7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提交的原始数据必须符合FAIR原则(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复使用)。

图表制作的隐形评分项

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标注必须包含WGS84坐标参照,显微照片需同时提供平面偏光和正交偏光两种模式。该刊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处理有特殊要求:假彩色合成必须标注波段组合公式,热红外数据需注明大气校正方法。根据最新排版规范,所有示意图都应提供矢量图源文件。

值得借鉴的是,2022年度最佳论文的附图设计都采用了三维立体投影技术,并配有动态数据二维码。对于古生物化石照片,编辑部强制要求提供显微CT扫描数据云存储链接。统计显示,配有交互式三维模型的论文,在社交媒体传播量是传统论文的3.2倍。

开放获取的运营智慧

虽然本刊实行金色开放获取政策,但不同于常规APC模式,芬兰地质学会会员可享受50%的出版费减免。2024年最新标准为每篇1200欧元,包含CCBY4.0协议下的永久开放权限。资金困难的作者可申请延期付款,但需在接收后60日内完成支付。

期刊与ResearchGate建立特约合作,提前发布的概念图若获得50个以上同行问答互动,可优先进入快速评审通道。在ORCID中关联本刊账号的作者,其论文在Scopus数据库的收录时间可缩短30%。数据显示,开通期刊学术博客专栏的作者,次年论文下载量平均提升120%。

问答环节

问题1:该刊对区域地质研究是否有地域限制?
答:尽管刊名包含”芬兰”,但刊物欢迎全球范围内的对比研究。关键是要阐明研究区域的地质意义,2023年刊发的中国华北克拉通研究,就因其与波罗的地盾的构造类比而获得重点推荐。

问题2:论文篇幅是否有硬性要求?
答:正文建议控制在8000单词以内,但包含补充材料的系统性研究可达12000单词。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起,超过40页的论文需额外支付版面扩充费。

问题3:综述类论文的接受标准有何特殊要求?
答:编辑部每年仅接收6篇邀约综述,自主投稿需提供三位国际同行推荐信。近五年数据显示,自主投稿综述录用率不足8%,建议改为”进展评述”类短文形式。

问题4:野外照片的版权如何认定?
答:涉及特殊地貌的航拍照片,需附当地政府许可证明。使用商业卫星影像必须注明数据来源和空间分辨率,无人机拍摄照片则要说明航拍时间和气象条件。

问题5:拒稿后重新投稿的时间间隔要求?
答:重大修改后的再投稿需间隔90天以上,但仅修改语言表达的论文可随时重投。编辑部提供付费预审服务,可在正式投稿前获得格式审查报告。

问题6:数据可用性声明有哪些新规?
答:自2024年1月起,所有论文必须注明原始数据存储库地址。推荐使用Zenodo或EarthChem平台,禁用个人网盘链接。涉及商业勘探数据需提供脱敏处理证明。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ICMAIS 2025)(2025-12-10)

2025年艺术设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国际会议(ADSSH 2025)(2025-11-28)

2025年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工程结构国际会议(AMPES 2025)(2025-11-27)

2025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技术与物理学国际会议(EDACTP 2025)(2025-12-19)

2025年水利水电与能源环境科学国际会议(WRHEES 2025)(2025-11-15)

2025建模、计算机应用与数据科学国际会议(MCADS 2025)(2025-12-14)

2025年物流系统、智能轨道与交通运输工程国际会议(ICLSIRTE 2025)(2025-11-19)

2025年城市规划、低碳转型与区域经济国际会议(IUPLR 2025)(2025-11-25)

2025环境工程、动力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ICEEPES 2025)(2025-11-21)

2025机械工程、动力与工程热物理国际会议(MEPET 2025)(2025-12-10)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