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DNA转座子多样性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动物基因组DNA转座子筛选、鉴定和应用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32501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勇课题组与王皓毅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在DNA转座子多样性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人源细胞130个DNA转座子的异源性调查揭示其功能多样性并扩展基因工程技术工具箱(Heterologous survey of 130 DNA transposons in human cells highlights their functional divergence and expands the genome engineering toolbox)”为题,于2024年6月5日在线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5.007。
转座子是一类能够在染色体上自主复制和位移的DNA序列。根据转座机制不同,转座子分为DNA转座子和逆转座子。自1948年Barbara McClintock首次报道转座子以来,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基因组中这类跳跃的遗传元件对物种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转座子的活性影响因素与进化模式亟需厘清。同时,由于转座子对插入诱变或转基因等基因工程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转座子工具可能大幅提升基因工程效率。
研究人员首先从102个动物基因组中预测了130个潜在的活跃DNA转座子,进而通过跨物种的实验,筛选并鉴定了40个可在人源细胞中活跃转座的转座子。该发现将哺乳动物中活跃转座子的数目从20个提升至60个,大幅拓展了其功能多样性。研究人员进一步从基础与应用两个层面开展深入研究,一方面解析了DNA转座子的活性相关因素和进化规律,揭示了其在插入偏好等方面多样化的功能特征;另一方面阐明了转座子Mariner2_AG(MAG)制备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具有更强的肿瘤清除能力,提示MAG转座子可能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与转座活性相关的进化因素和功能特征,也进一步丰富了基于DNA转座子的遗传工具箱。这一研究成果为后续转座子的功能多样性探索及更广泛的转座子工具开发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同济大学 8038
-
香港中文大学 7959
-
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 23079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1018
-
北京鸿腾瑞达广告有限公司 2278
-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 24123
-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18198
-
武汉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42
-
重庆立丰展览有限公司 2274
-
张家界运通会务会展有限公司 18152
-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 21059
-
湖南商康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1119
-
Terrapinn Singap 21018
-
兰州理工大学 24058
-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3040
-
西安交通大学 24028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1904
-
同济双峰大酒店 23058
-
内蒙古艾瑞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91
-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2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