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植树造林-污染治理的协同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09
![]() |
图 气溶胶浓度变化调节植树造林局地温度效应的作用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30602、42005096、42105023、42175136)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郭维栋、葛骏团队与黄昕团队在植树造林-气溶胶减污的协同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减少气溶胶污染可以增强植树造林局地降温效应(Local surface cooling from afforestation amplified by lower aerosol pollution)”为题,于2023年8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3-01251-x。
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和蒸腾效率影响陆-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从而进一步影响局地温度。该效应高度依赖于气候背景,在不同的纬度、季节、海拔等表现不同。大气污染防治引起气溶胶浓度降低,影响气候背景,进而影响植树造林的气候效应。然而,污染防治改变植树造林的局地温度效应机制尚不清楚。
为了回答这一科学问题,该团队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地球系统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植树造林的局地温度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如果将当前人为气溶胶排放降低至工业革命前水平,中、低纬度地区造林的局地降温效应将会增强(最高可达0.4℃),额外增加的降温效应可以部分抵消气溶胶下降带来的增温效应。同时,高纬度地区造林的局地增温效应将会减弱。气溶胶下降引起的造林局地温度效应变化相当于造林额外吸收了0-8% 的CO2。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的归因分析表明,气溶胶下降导致地表太阳辐射增加,由于森林的粗糙度和蒸腾效率较大,更多的地表净辐射被分配给了感热和潜热通量,从而引起地表降温。模式预测如果采用严格的气溶胶排放控制措施,本世纪中叶我国造林的局地降温效应将额外增加0.13℃。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武汉企泰艾会科技有限公司 2285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925
-
西北工业大学 18195
-
WWX 23039
-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3096
-
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 21093
-
北京国际科技 17949
-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17956
-
武汉工程大学 23037
-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 23164
-
成都西经医院管理研究院 21176
-
景德镇市电教馆 17954
-
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 21080
-
河南师范大学 18057
-
江苏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18068
-
学术会议 8059
-
2016年人类社会学国际会议 2145
-
浙江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18098
-
PLA 91550 23349
-
绿野资本集团 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