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衰老药物干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二甲双胍逆转灵长类多维衰老时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与曲静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团队,在衰老药物干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二甲双胍减缓雄性猴衰老时钟(Metformin decelerates aging clock in male monkeys)”为题,于2024年9月12日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8.021。
衰老是涉及多系统、复杂且异质性的生理功能衰退过程,它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子,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并对社会与家庭构成重大负担。尽管目前通过啮齿类动物研究已证明衰老可被干预,但对灵长类衰老干预的潜力认识还相当有限。
研究团队利用人类神经元衰老模型和基因编辑技术,发现二甲双胍激活NFE2样bZIP转录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并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新作用,且这一作用不依赖于其血糖调节功能,可促进包括神经元在内的多种人类细胞年轻化。进一步对13~16岁雄性食蟹猴(年龄相当于人类的40~50岁)进行40个月的二甲双胍干预研究,综合生理功能评估、医学影像、血液多参数分析等60多项指标,及对全身11个系统79种组织器官多维度的生命组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二甲双胍显著提高老年雄性灵长类的认知能力,并能够从系统层面促进脑、肝脏、心脏和肺脏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的年轻化。该研究揭示了二甲双胍能够系统性地改善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全身多组织器官的衰老特征,包括表观遗传变异、氧化损伤、衰老细胞积累、免疫细胞浸润、炎症环境形成及组织纤维化等(图)。
该研究通过构建综合性衰老生物标志物评估体系,揭示了临床剂量的二甲双胍能显著减缓灵长类动物多器官衰老时钟,证明衰老是一个可解析、可量化、可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这一成果为系统评估衰老干预提供了新方法,为延缓衰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路径。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1050
-
北京东方华月文化传媒中心 18066
-
江苏省苏州大学 21047
-
IAASE 21098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8119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1156
-
iwmsme2017 organ 23982
-
IET工程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 17972
-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 23201
-
北京纳博高科 24159
-
东南亚研究 23029
-
北京中经蓝山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20999
-
纳智博研 23961
-
南京大陆产业 20966
-
中国北京网络公司 20953
-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 21062
-
华中科技大学 18247
-
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会 20957
-
MNCYR 8016
-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