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人为土壤侵蚀的量化及驱动力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A)人为土壤水蚀的高分辨率数据成果:地图为网格尺度的人为土壤侵蚀速率,左侧及上方分别为及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人为土壤侵蚀量,其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坡度区间;(B)不同省份和坡度下人为侵蚀速率和总量统计:累积柱状图表示各省份在不同坡度区间中的人为土壤侵蚀量,三角形表示各省份的平均人为土壤侵蚀速率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加速了侵蚀的发展过程。厘清自然和人为加速侵蚀的贡献,是土壤侵蚀学科需要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制定土壤容许流失量的重要科学依据。传统自然侵蚀速率研究主要在小尺度上通过同位素标记与沉积物分析的方法开展,缺乏对区域乃至国家尺度的区分与量化评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30755、42377321、42077060)等资助下,华中农业大学王真教授、徐保东副教授和史志华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学者,在人为土壤侵蚀的量化及驱动力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人为土壤侵蚀约占中国水蚀的一半,在农业活动密集地区尤为严重(Human-altered soil loss dominates nearly half of water erosion in China but surges in agriculture-intensive areas)”为题,于2024年9月25日发表在《同一地球》(One Earth)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4.09.001。
研究团队结合土壤侵蚀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量化评估了中国的人为土壤侵蚀,并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约48%的土壤水蚀是由人类活动导致,胡焕庸线以东区域(如图中A图所示)人类活动的贡献平均可达60%,在农业活动密集的地区甚至激增至90%以上。在土壤加速侵蚀过程中耕地占据主导地位。此外,研究还提出了人为土壤侵蚀足迹的概念,基于产业生态过程揭示了家庭消费、制造业活动等社会经济行为对人为加速侵蚀的驱动作用。
该研究描绘了自然和人为土壤侵蚀的高清图景,识别了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热点区域。同时,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产业活动等因素对人为土壤侵蚀的驱动机制,凸显了关键区域农业治理和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治理土壤侵蚀的重要性。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新时代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北京华医智库 18307
-
39蜂疗网 24197
-
众志公学教育集团 17986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161
-
WILL 24085
-
QQ 7971
-
金都乐苑(北京)民族文化发展有限 23014
-
IETP-Association 24096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3253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8036
-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4125
-
三盛励展 23229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49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18034
-
EW 8108
-
北京软数信息技术研究院 24307
-
华北电力大学 18345
-
清华大学力学系 17938
-
APISE 22932
-
江苏省无锡市 1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