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2025/07/08

通讯员 马涛)羟甲基磺酸盐(HMS,分子式HOCH2SO3)是水中溶解的SO2与HCHO反应生成的有机硫化合物,在大气中广泛存在,对颗粒物污染、硫循环和硫酸盐测量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报道了华北地区冬季重污染期间高浓度的HMS,清洁空气行动实施以来,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大气中HMS的长期变化和影响因素尚不清楚。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团队在HMS观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清洁空气行动期间北京冬季HMS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研究团队对北京城市大气环境开展了2015-2021年的冬季长期观测研究,采用团队前期研究中建立的优化离子色谱法对PM2.5样品中的HMS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北京冬季HMS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有机气溶胶(OM)和颗粒硫的重要贡献。结合气态前体物、大气氧化剂、相对湿度、温度、气溶胶含水量(AWC)和pH值分析,识别出了影响北京冬季环境气溶胶中HMS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根据大气污染治理进程,外场观测分为第一阶段(2015-2017年)和第二阶段(2018-2021年),分别对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阶段。第一阶段HMS浓度显著下降,与PM2.5、OM和硫酸盐(SO42–)的变化趋势一致;而第二阶段HMS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与PM2.5、OM和SO42–的下降趋势形成对比(图1a)。根据PM2.5浓度,将空气质量分为清洁期(PM2.5≤75μg m–3)、轻度污染期(75<PM2.5≤150μg m–3)和重度污染期(PM2.5>150μg m–3)。在相似污染水平下,第二阶段HMS浓度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图1b−d)。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图1.2015-2021年北京冬季HMS、SO42–、OM和PM2.5浓度的变化

HMS对PM2.5、OM和颗粒硫的贡献在第一阶段于2016年达到峰值,在第二阶段呈上升趋势(图2a)。在相似污染水平下,HMS对PM2.5、OM和颗粒硫贡献的年际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图2b−d)。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图2.2015-2021年北京冬季HMS对PM2.5、OM和颗粒硫贡献的变化

HMS生成与非均相化学过程有关,通过2015-2021年冬季HMS浓度与影响因素(SO2、HCHO、O3、T、RH、AWC、pH)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AWC与HMS浓度保持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图3)。年际变化方面,气态前体物持续下降,AWC与HMS浓度变化一致,是驱动2015-2021年冬季HMS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团队研究揭示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长期变化和驱动因素

图3.北京冬季HMS浓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7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气溶胶含水量驱动2015至2021年北京冬季羟甲基磺酸盐的变化”(Aerosol Water Content Drives Changes in Hydroxymethanesulfonate in Beijing Winter from 2015 to 2021)为题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环境学院2025届博士毕业生徐韫致和2021届博士毕业生马涛(现为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涛、副研究员段凤魁和教授贺克斌。其他合作者包括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教授蒋靖坤、副研究员马永亮、博士后段小琳、博士生曲启鹏、科研助理朱丽丹、科研助理张芹芹,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安太成,南开大学教授宋少洁、博士生王浩琪,北京大学研究员李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贵谦和纪本电子工业株式会社纪本岳志(Takashi Kimoto)、黄涛。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金融投资与人力资源国际会议(ICFIHR 2025)(2025-12-29)

2025光学成像、仿真模拟与电子技术国际会议(ICOISET 2025)(2025-11-15)

2025年运输系统,供应链与计算机技术国际会议(TSSCCT 2025)(2025-11-30)

2025地球科学与遥感测绘国际学术会议(ICESRSM 2025)(2025-12-11)

2025先进成像、信号处理与测量工程国际会议(AISPME 2025)(2025-12-13)

2025数据分析、智能计算与控制工程国际会议(ICDAICCE 2025)(2025-12-16)

2025年现代化教育、知识与远程学习国际会议(MEKDL 2025)(2025-11-27)

2025年第十二届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工程国际会议(ICBBE 2025)(2025-11-27)

2025年桥梁工程、交通运输与道路规划国际会议(BETRP 2025)(2025-11-14)

2025教育创新、心理健康与人文发展国际会议(IEIHD 2025)(2025-11-22)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