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罕见病模型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复合细胞功能缺陷导致DMD早期骨骼肌病变的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30121、82125008)等资助下,昆明理工大学陈永昌教授、季维智院士团队和广州实验室胡苹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罕见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模型构建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应用非人灵长类模型揭示复合细胞功能缺陷导致DMD早期骨骼肌病变的机制(Profound cellular defects attribute to muscular pathogenesis in rhesus monkey model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为题,于2024年9月20日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8.041。
DMD是一种由DMD基因突变导致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缺失或功能下降的X连锁进行性、致死性肌肉萎缩疾病,目前尚无有效减缓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缺乏可模拟人类肌肉结构、功能及细胞内环境的理想动物模型,故而导致对其病理机制的理解仍十分有限。
非人灵长类在基因组序列、肌肉结构和功能、生理病理和生长发育进程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研究DMD疾病发生发展和解析致病机制的理想实验动物。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与临床患者在基因型和表型高度类似DMD猴模型,并深入探讨了疾病早期的致病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DMD的早期阶段,肌肉退化往往首先表现在肌肉组织的微环境和细胞组成上,主要涉及肌肉中的免疫细胞、成纤维/成脂肪祖细胞和肌肉干细胞等,这些细胞命运的动态变化与功能异常显著影响疾病的早期进展,可能是导致早期肌肉组织病变和再生异常的关键原因(图)。此外,研究还揭示除了多核肌纤维萎缩之外,干细胞功能障碍在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为阐明DMD的发病机制,尤其是疾病早期分子和细胞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为DMD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 2151
-
中山大学南校区 18080
-
北京恒星瑞祥礼品有限公司 23566
-
金豆实业公司 21030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 2048
-
SCIENCE AND ENGI 24071
-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8142
-
上海徽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977
-
上海文化公司 21003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21074
-
北京海名汇博会展有限公司 17901
-
ICMDME 23114
-
开元名都大酒店 18173
-
方象知产信息科技研究院 22977
-
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58
-
高尔夫风景渡假酒店 18223
-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1986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8022
-
武汉理工大学 18166
-
北京海华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