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与海外合作者揭示最古老冷泉碳酸盐岩成因
2024/04/26
![]() |
图 新元古代三峡神农架地区陡山沱组底部化学地层对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3001)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国际同位素效应研究中心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彭永波教授团队开展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成因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于2022年5月2日以“最古老冷泉碳酸盐岩揭示6.35亿年前‘雪球地球’大冰期后海洋硫酸根浓度(A transient peak in marine sulfate after the 635-Ma Snowball Earth)”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117341119。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冷泉碳酸盐岩是约6.35亿年前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底部方解石,其成因对于了解“雪球地球”全球大冰期之后的古海洋环境至关重要。该研究发现,这些方解石中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碳酸盐晶格硫酸根的硫氧同位素以及其相互关系,无一例外地与现代冷泉碳酸盐岩相吻合。也就是说,陡山沱组底部超低无机碳同位素的方解石是当时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过程的产物。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比三峡地区7个剖面的地层化学指标发现(图),这些方解石在盖帽白云岩溶蚀层之后开始出现,在白云岩无机碳同位素正飘之后消失。这段时间恰好对应白云岩中同生重晶石硫酸根17O负异常的时期,应为海洋硫酸根浓度突然增加的结果。根据现有模型,推测当时硫酸根浓度可能达到了现在海洋的水平(~30 mM)。
这个地质时期是地球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地球刚从“雪球地球”全球大冰期中挣脱出来,海洋和大气的物理化学状态仍然处于剧烈的动荡期。根据17O负异常的重晶石、碳同位素负异常的方解石、盖帽白云岩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特征,结合地壳均衡回弹计算和冰后海水动态分层模型,可将海洋硫酸根浓度突然增加与17O负异常事件的发生时间限定在冰川开始融化后的5万年时间内。该项结果提高了我们对极端地质事件中地球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上海交通大学 23646
-
陕西汉中供电局 21280
-
万网万网万网 18034
-
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 20962
-
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0939
-
上海微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1178
-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21245
-
西南石油大学 23015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21155
-
深圳市泰辰置业顾问有限公司 18028
-
四川盛大会展 1985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4469
-
辽宁省医学会学术部 18027
-
广州一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8002
-
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 24010
-
香港维科 2095
-
武汉工业学院 18010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8176
-
北京安吉瑞思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276
-
武汉大学 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