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运全、何琼毅课题组在强量子光场下氢原子光电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4/03/2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刘运全教授、何琼毅教授等人发展了一套基于广义Glauber P表象量子光学修正的强场近似理论(quantum optical-corrected strong-field approximation, QOSFA)。利用QOSFA模型,研究团队模拟了强压缩态光场与电离氢原子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其特有的光电子干涉行为。相关研究成果以“Strong-Field Ionization of Hydrogen Atoms with Quantum Light”(强量子光场下氢原子光电离)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了Pierre Agostini、Ferenc Krausz、Anne L’Huillier三位科学家在阿秒光脉冲的实验产生和测量方面的贡献,这极大促进了阿秒光脉冲在物质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强场电离作为阿秒脉冲产生中的重要物理过程,在阿秒电子谱学、分子轨道成像、量子态的调控等应用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在强激光驱动下原子的强场电离研究中,通过对光电子和高次谐波进行探测,人们发现了丰富的光子和电子干涉等量子效应。然而,在之前绝大多数关于强激光场的光电离和高次谐波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人们通常把激光场视为经典光场,忽略了光场的量子性质对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建立全量子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理论依旧是个开放问题。
在量子光学中,相干态和压缩态是两个满足最小不确定性条件的量子光场。相干态通常被认为是最接近经典描述的量子态,压缩态则是典型的非经典态,它们被广泛应用在量子计量和量子信息等领域。随着强量子光源产生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压缩态光场的峰值电场强度已达到2×1011W/cm2,使得量子光学和强场物理的交叉逐渐成为可能。
刘运全课题组和何琼毅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套基于广义Glauber P表象量子光学修正的强场近似理论(quantum optical-corrected strong-field approximation, QOSFA)。利用QOSFA模型,团队分别计算了强相干态和压缩态光场下氢原子电离的光电子动量分布。在强经典光场(相干态)下,光电子动量谱会呈现激光周期间干涉环(能量上表现为阈上电离光电子峰),如图1(a);而当氢原子被强压缩光电离时,光电子动量谱的阈上电离峰消失,并且只能观察到激光周期内形成的电子干涉结构[图1(b)]。

图1(a)相干光的相空间分布(左),电场和矢势(中),以及电离得到的光电子动量分布(右);(b)压缩光的相空间分布(左),电场和矢势(中),以及电离得到的光电子动量分布(右)
通过鞍点近似方法,研究团队发现压缩态光场的量子涨落导致隧穿电子波包的相位随着光场演化存在不确定度【图2(a)和图2(b)】,它进一步影响着不同时刻出射电子的相干性,并且调制了它们之间的干涉结构。研究团队还发现光电子积累的相位不确定度会导致电离率随着光电子在激光场中的运动而降低。如图2(c)所示,在一个激光脉冲包络内,较早电离的电子波包【图2(c)中的W1】,其电离率的衰减程度明显大于更晚电离的电子波包【图2(c)中的W4】。这是因为较晚电离的电子波包在压缩光场中积累的相位不确定度小。因此末态的电子电离率受到不同程度的调制【图2(e)】。最终,光电子动量分布体现为较晚电离的电子波包W3和电子波包W4的周期内干涉。

图2 (a)势垒下电子的相位不确定度;(b)经典域电子的相位不确定度;(c))电子电离率对电离时刻以及传播时刻的函数;(d) 电离时刻的电离率;(e))末态的电离率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方一奇(现为德国洪堡学者)、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孙风潇为论文第一作者,刘运全和何琼毅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等支持。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北京企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4089

-
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24002

-
International As 8210

-
广东瑞图万方科技优先公司 17966

-
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 24105

-
国防科技大学 23141

-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24172

-
北京标杆管理 23026

-
中铁十六局集团 18235

-
中国系统仿真协会 23283

-
ACPEE 24366

-
清华大学 21176

-
第九届机械与电子国际学术会议 24087

-
第三方的身份首发 18016

-
FEWFR 8191

-
中山大学 2185

-
复旦大学化学系 21052

-
GRESGRE 8171

-
上海熠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1110

-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3211

















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