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科维理尾上匡房研究团队探测到宇宙诞生初期类星体的寄主星系

2024/04/01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最新观测数据首次揭示宇宙大爆炸早期两颗快速增长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所在寄主星系的星光。由北京大学天文学家联合领导国际研究团队以“Detection of stellar light from quasar host galaxies at redshifts above 6”为题,于6月28日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一项新成果,该研究表明这些超大黑洞的质量接近太阳的十亿倍,而寄主星系的质量几乎是后者的上百倍。该质量关系与来自临近星系的观测结果一致。

在遥远的宇宙中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这一观测结果非但没有给天体物理学家提供揭秘宇宙的答案,反而引发了更多的困惑。首先,在宇宙诞生之初,这些超大黑洞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增长到如此巨大的?其次,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近邻星系的观测数据中表明,超大黑洞与它们所在的寄主星系之间存在显著的质量相关性。然而星系和黑洞的尺寸差别很大,两者之间的联系如何建立起来?是黑洞先演化还是星系先演化?这是一个宇宙尺度规模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PKU-KIAA)博士后研究员Masafusa Onoue(尾上匡房)博士,以及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与数学研究所(Kavli IPMU)博士后研究员Xuheng Ding (丁旭恒)博士和John Silverman教授联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始通过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探索这些问题。JWST于2021年12月发射,目的是观察宇宙早期阶段的寄主星系和黑洞,从而研究它们是如何形成并相互联系的。

类星体很亮,但是它们的寄主星系却相对较暗,这使得研究人员在闪耀的类星体中探测其寄主星系微弱的星光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它们离我们特别遥远的时候。丁旭恒表示:“在红移 6 的距离研究类星体的宿主星系,感觉就像戴着雾蒙蒙的眼镜去寻找一场绽放的烟花表演里的一只萤火虫。寄主星系的星光相比类星体往往非常暗,而人类望远镜的探测分辨率与灵敏度等观测条件在过去非常有限,这给高红移类星体寄主星系的研究带来重重困难。”在JWST投入使用之前,哈勃空间望远镜能且最远观测到过来自100亿年前时候的类星体寄主星系的星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理论模型预测宇宙目前的年龄在138亿年左右。

JWST在红外波段下的超强灵敏度和超清晰成像能力使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些研究追溯到类星体和星系首次形成的时期。JWST开展常规化运行仅几个月后,该研究团队观测了两颗类星体HSC J2236+0032和HSC J2255+0251,它们的红移分别为6.40和6.34,对应宇宙年龄大约在8.6亿年。这两颗源最初是在夏威夷Maunakea山顶上的8.2米Subaru望远镜的深空巡天项目中发现并认证的,其类星体相对较低的亮度将使得探测寄主星系的任务变得相对容易。

这两颗类星体的图像是通过JWST的NIRCam仪器在3.56和1.50微米的红外波段下拍摄的。在精确图形建模并摘除类星体的闪耀光线后,寄主星系的图像清晰可见(图1)。该团队还使用JWST的NIRSpec设备为J2236+0032拍摄了光谱数据,并从中观察到寄主星系中恒星的特征谱线,进一步支持了类星体中寄主星系的存在。该研究打破了探测类星体寄主星系星光探测的最远记录。

图1: JWST NIRCam 3.6μm 观测到的HSC J2236+0032 (Credit: Ding, Onoue, Silverman et al.),从左到右分别是JWST的类星体所在视场图、类星体图以及摘除类星体后呈现出的寄主星系图。 图像尺度比例以光年为单位显示于每个面板中

通过对寄主星系光度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它们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其恒星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1300亿和340亿倍。通过从NIRSpec光谱中测量类星体周围湍流气体的速度,科学家推断出驱动类星体的黑洞也是巨大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14亿和2亿倍。这些宇宙早期的黑洞与寄主星系的质量关系与我们近邻星系的情况相似,这表明大爆炸后约8亿年内黑洞与寄主之间的质量关系已经建立起来。 “自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我一直深入参与 HSC-SSP 的巡天项目。我对我们探测到Subaru设备所发现的类星体的寄主星系星光这一成果感到非常自豪。”尾上匡房说。

图2: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Credit: NASA/Chris Gunn

丁旭恒、尾上匡房、John Silverman及其该项目的合作者们将继续使用计划中的JWST第一轮观测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这些成果将用于限制黑洞与寄主星系共同演化模型。该团队最近还获得了JWST下一年观测计划的观测时间,将使用更多波段的信息来详细地研究J2236+0032的寄主星系的相关特性。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电力电子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ICPEIT 2025)(2025-10-19)

2025年力学、电磁学与近代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CMEMP 2025)(2025-9-24)

2025年传感器、测量技术与仪器国际会议(ICSMTI 2025)(2025-9-26)

2025交通运输、机械电子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MEAI 2025)(2025-9-18)

2025年环境监测、水资源与遥感技术国际会议(EMWRS 2025)(2025-9-18)

2025年机器人、动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国际会议(IRPAT 2025)(2025-10-17)

2025年生态监测,污染治理与能源国际会议(EMPCE 2025)(2025-9-20)

2025能源系统集成、动力工程与储能材料国际会议(PEESM 2025)(2025-9-25)

2025年艺术表演与新闻传播国际会议(ICAPNC 2025)(2025-9-30)

2025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与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CTBDIS 2025)(2025-10-2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