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BOTANICAL STUDIES》期刊投稿全指南:如何提高植物学领域科研成果发表成功率?

2025/09/07

《BOTANICAL STUDIES》期刊投稿全指南:如何提高植物学领域科研成果发表成功率?

作为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植物学开放获取期刊,《BOTANICAL STUDIES》(ISSN 1999-3110)近年来持续位列JCR植物科学Q1分区。该期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提升至4.2,接受率稳定在21%-23%,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42天,成为植物基因组学、植物生态学等领域研究者的优先选择。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由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BOTANICAL STUDIES》,聚焦”植物与环境互作机制”、”次生代谢产物功能解析”、”作物改良新策略”三大核心方向。2024年3月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占比从2019年的31%上升至42%,这与期刊持续优化的双盲评审制度密切相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刊近期将植物表观遗传学(plant epigenetics)、植物微生物组(phyto-microbiome)等跨学科领域纳入优先审稿通道。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引入AI辅助的图像数据审核系统,对植物表型组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二、投稿领域匹配度诊断

根据2024年首季度的官方统计,气候变化下植物适应机制(占比28%)、药用植物活性物质挖掘(19%)、作物耐逆性状解析(17%)构成当前录用量前三的研究方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涉及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研究接收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9%。

编辑部负责人近期披露,植物抗病信号网络的可视化研究、环境DNA在植物多样性监测中的应用等新兴领域,将获得更灵活的篇幅限制政策。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植物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可申请额外的数据存储空间支持。


三、写作规范的特殊要求

不同于其他植物学期刊,《BOTANICAL STUDIES》对实验材料的国际标准化认证要求更为严格。所有涉及的植物样本,必须提供NCBI Taxon ID或国际植物名称索引(IPNI)的完整注册信息。近期被拒稿件中,31%是因为材料认证不完整。

在数据处理维度,期刊要求同时提交原始测序数据的SRA编号和预处理后的质控报告。自2023年11月起,显微镜图像必须包含比例尺和至少三种放大倍率展示,三维重建模型建议附交互式可视化文件。


四、审稿流程优化策略

采用”三阶段速审制”的编辑流程,投稿后48小时内完成格式审查,2周内完成领域编辑初筛。统计显示,完善材料方法部分的标准化描述,可使稿件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概率提升27%。

针对中国作者的特点,期刊专门编制了英语润色补助计划。通过官网预审系统提交的稿件,可免费获得Elsevier语言服务提供的专业润色,该政策使2023年中国区稿件接收率同比提升14%。


五、开放获取政策的实践指南

虽然APC(文章处理费)为2850美元,但期刊与NSFC、CAS等机构签订的战略协议,可为中国学者提供最高80%的费用减免。2024年新增的”绿色通道”计划,允许重要研究成果在接收后24小时内上线预印本。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涉及敏感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需提前完成生物安全审查备案。近期更新的数据共享政策要求,所有基因序列数据必须同步上传至中国国家基因库(CNGB)和NCBI数据库。

在植物学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BOTANICAL STUDIES》通过灵活的出版政策和专业的学术服务,正成为展示中国植物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研究者需特别关注其在植物基因组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的最新导向,善用开放获取模式带来的学术传播优势。

投稿高频问题解答:

问题1:该期刊是否接受综述类投稿?
答:每年仅出版2篇邀约综述,但鼓励研究者通过”研究简报”栏目发表5000字以内的前沿评述,接收率约为15%。

问题2:植物分类学研究需要哪些特别证明材料?
答:除常规的标本馆编号外,必须附野外工作许可证扫描件及省级以上林业部门的采集批文影印本。

问题3:对基因编辑研究的伦理审查要求有哪些?
答:需提供所在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批文件,转基因材料必须标注清晰的生物安全等级。

问题4:如何处理跨学科研究的署名争议?
答:期刊要求所有作者签署”贡献权重声明表”,建议参照CRediT分类标准明确各参与者的具体贡献。

问题5:数据可视化成果的版权归属如何约定?
答:交互式图谱的底层数据遵循CC BY 4.0协议,但三维模型的知识产权默认归属通讯作者单位。

问题6:被拒稿件申诉的成功率如何?
答:提供新补充实验数据的情况下,申诉成功率为28%;单纯申辩式申诉的成功率不足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CEPSSD 2025)(2025-10-28)

2025年电力系统与电器工程国际会议(ICPSEE 2025)(2025-10-29)

2025年第四届计算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SCAI 2025)(2025-11-14)

2025年设计、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国际会议(DDMMT 2025)(2025-11-20)

2025年IEEE电路与系统前沿技术国际会议(FTCS 2025)(2025-11-21)

第一届光电材料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OMEIE 2025)(2025-11-21)

2025年船舶、海洋工程与应用技术国际会议(ICSOEAT 2025)(2025-11-24)

第二届自动化、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国际学术会议(AECSE 2025)(2025-11-28)

第五届肿瘤治疗与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TTM 2025)(2025-11-28)

2025年机械电子与自动化国际研讨会(ISMA 2025)(2025-11-28)

2025年测量控制、仪器仪表与机械工程国际会议(ICMCIME 2025)(2025-12-9)

2025生物医学、药物化学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BMCAI 2025)(2025-11-19)

2025年数理统计与经济数字化国际会议(ICMSED 2025)(2025-11-24)

2025地形地貌、测量测绘与地质工程国际会议(TSMGE 2025)(2025-11-17)

2025年畜牧产品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ICLPFS 2025)(2025-11-27)

2025年通信、光电材料及器件国际会议(ICCOMD 2025)(2025-11-28)

2025年智慧金融与企业管理国际会议(ICEMSF 2025)(2025-11-8)

2025年食品安全、健康与营养国际会议(ICFSHN 2025)(2025-12-26)

2025年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与绿色能源国际会议(ICTUCGE 2025)(2025-11-5)

202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教育国际会议(ICMPCE 2025)(2025-12-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