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课题组在PNAS发表论文,揭示全土壤剖面增温对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4/03/29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土壤碳库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于大气,土壤可以是碳源,土壤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浓度对气候变暖具有重要影响;土壤也可以是碳汇,土壤固碳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缺乏对深层(30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暖响应的认识,学术界对未来气候变暖下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的预测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描述了代谢碳在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之间的分配。较高的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存储。因此,量化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对于评估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研究员研究组通过在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全球首个草地全土壤剖面增温控制实验平台,利用18O-H2O方法测定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揭示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在全土壤剖面增温下的变化模式,并发现了调控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变化的新机制。研究表明,短期增温不会显著改变表层或深层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沿土壤剖面逐渐降低。与以往的认识不同,碳有效性是调控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全土壤剖面增温响应的关键因子。本研究为准确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全剖面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成果以“Whole-soil-profile warming does not change microbial carbon use efficiency in surface and deep soils”为题于2023年7月31日在线发表于PNAS期刊上。朱彪为论文通讯作者,北大原博雅博士后张秋芳为第一作者(现在福建师范大学工作),其他合作者还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生秦文宽、博士后冯继广和李晓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张振华研究员、北京大学/兰州大学贺金生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Joshua P. Schimel教授。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41006、32101330和31988102)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690217)的资助。
(a)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在全土壤剖面增温下的变化模式。(b)全土壤剖面增温对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影响的概念图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中联国际传媒(江苏)有限公司 7916
-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1308
-
武汉玄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8326
-
四川普莱美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2996
-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21046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2025
-
中国汽车零部件 17995
-
第三方的身份首发 17964
-
guizhou academy 2172
-
华中师范大学 18022
-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会议中心 18175
-
杭州银乐迪KTV 20922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970
-
湖南诗和远方出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972
-
hksme 21087
-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 1984
-
hksme 21004
-
昆明兴达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269
-
中国力学学会 21120
-
北京会通文化交流中心 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