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许杰团队破解细胞膜的“脆弱密码”
2025/06/13
(通讯员章智琦)细胞膜在面对机械应力,例如血流剪切力时,是如何“撑不住”的?破裂是被动发生,还是可以被主动调控?6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杰团队和合作者为这个谜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答案。他们发现,一个名为 NINJ1 的跨膜蛋白,是控制细胞膜“脆不脆”的关键因子——它就像是调节膜稳定性的“安全阀”,一旦表达升高,细胞膜对机械力的耐受力就下降,轻轻一碰就“炸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一张张可被拉伸的384孔板,撬开了细胞膜破裂背后的“力学密码”
为了回答“是谁让细胞膜破掉”的问题,研究团队原创设计开发了一套高通量细胞拉伸平台:他们在无底的384孔板底部封装PDMS弹性薄膜,通过控制气压来对每孔细胞施加精准的拉伸;同时,细胞内表达的YFP荧光蛋白作为感应器,一旦膜破裂,YFP迅速被进入细胞内部的氯离子猝灭,从而实现“谁破了、破多少”的快速自动化检测。
在这个平台上,研究者对2726个人类多跨膜蛋白进行了siRNA筛选,找出那些能增强或减弱细胞膜在拉伸状态下的完整性的基因。他们发现,排名第一的基因,是一个此前被认为在程序性细胞中起作用的蛋白:NINJ1。
NINJ1:不仅是“执行破裂”的终结者,更是“决定易裂”的预谋者
NINJ1(Ninjurin-1)这个名字在近年来因其在炎性坏死(pyroptosis)中诱导膜破裂而被广泛关注。但许杰团队的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任何细胞死亡信号的背景下,NINJ1依然能“让膜变脆”。无论在THP-1、HeLa 还是293T细胞中,只要敲除NINJ1,细胞膜在拉伸应力下就显著更“抗压”;反之,如果激活或过表达NINJ1,即使应力水平不高,细胞膜也容易迅速破裂。更关键的是,这种破裂不是通过经典凋亡或坏死通路触发的,而是纯粹由膜的力学脆弱性增加所致。这意味着,NINJ1不仅是细胞破裂的“执行者”,还是将细胞置于“易裂状态”的策划者。
模拟血流剪切力:在类似生理流体环境中,NINJ1依然掌握“引爆权”
研究团队进一步使用体外流体刺激装置模拟体内血流环境,发现在剪切速率达到生理高值(>2000 s⁻¹)时,预处理的THP-1细胞若缺失NINJ1,即使受到强烈刺激,质膜破裂几率也较野生型大大减低,释放的双链DNA的等大尺寸DAMP也显著减少。也就是说,NINJ1 可能是连接“受伤”和“发炎”的那一环:如果没有它,细胞即使内在处于激活状态,也不太可能通过机械方式释放危险信号。
不是“感知”力,而是“制造”脆弱:从通道到裂口的概念性延伸
过去我们谈机械感应受体,往往指的是以PIEZO1/2为代表的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它们通过感知张力变化打开离子通路,引发钙流和信号转导。而NINJ1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道,而是能改变质膜的力学属性——让膜提前进入“易裂”的状态。研究人员推测,激活后的NINJ1成为了细胞膜上的脆弱点,通过多种可能性改变细胞膜的局部生物力学特性,降低细胞膜破裂的阈值,这就像给细胞膜局部打上了邮票撕拉孔,这让细胞膜从原本的“橡皮”变成了“玻璃”,一旦外力触发,就会发生破裂。
意义不止细胞死亡:新的免疫调控靶点?
在组织应力频繁变化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比如创伤、肺部感染、血管损伤、肿瘤浸润等——细胞膜破裂与否,将直接决定炎症因子是否释放,免疫细胞是否聚集,局部组织是否进入持续激活状态。NINJ1作为一个调控膜破裂阈值的“开关分子”,无疑成为了炎症和免疫控制的潜在靶点。该研究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创伤性脑损伤等力学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点,而针对NINJ1的抗体或小分子抑制剂,或将成为保护细胞膜、减轻组织损伤的新策略;同时其研发的高通量拉伸平台有望加速机械敏感离子通道抑制剂的开发。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3311

 - 
  生物谷 24077

 - 
  北京 23154

 - 
  GEAT 7952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 2101

 - 
  International As 8106

 - 
  IETP 23016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20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8137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75

 - 
  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8005

 - 
  ICRESG 21019

 - 
  WW 7939

 - 
  .FFGSBD 8097

 -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 18045

 - 
  清华大学 1980

 - 
  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三届小波智能媒体 23258

 - 
  大连市中山区 18129

 - 
  湖南诗和远方出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8152

 -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 2189

 
						
					 
					















 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