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光载无线前传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1
图 多维复用-数字模拟混合的光载前传系统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71010、62271305、6200128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微波光子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光网络团队合作在光载无线前传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宽谱电光梳赋能高保真度亚Pb/s自零差前传(High-fidelity sub-petabit-per-second self-homodyne fronthaul using broadband electro-optic combs)”为题,于2024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103-4。
云无线接入网通过光纤前传链路连通云端基带处理单元与远程射频单元,实现无线资源动态共享、蜂窝小区动态配置以及多远程射频单元的协作传输。传统光载数字或模拟前传链路采用强度调制和非相干解调,导致光载数字无线信号传输频谱效率低,光载模拟无线信号传输保真度不足。此外,现有光纤前传链路主要使用单模光纤,复用维度单一,能够提供的并行链路数目有限。因此,现有光载无线前传链路容量有限,难以满足剧增的无线业务流量需求,已成为制约云无线接入网络传输性能的瓶颈。
针对这一瓶颈,联合研究团队采用宽带电光梳技术,通过一个激光源产生多条相互独立的不同波长信道实现波分复用,结合多芯光纤形成多维复用的多并行通道前传架构,并提出数字模拟混合的光载无线传输方案,构成多维复用-数字模拟混合的光载前传系统(图)。该系统中,发射端将待传输无线信号拆分成多个数字分量和一个模拟分量;为了在系统接收端解调恢复出数字和模拟分量的频相调制信息,他们利用多芯光纤带来的空间复用优势,采用单个纤芯将发送端激光源产生的未经调制的本振电光梳同时传输至接收端,实现光载调制信号的自零差相干检测,克服了收发两端激光源随机频率噪声和随机相位噪声引起的载波异步问题。进一步,联合团队采用非线性扩谱技术形成3.3THz带宽支持132路波分复用的宽谱电光梳,与无耦合7芯光纤相结合,实现了多维复用的多并行通道光载前传演示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支持最高至1048576阶正交幅度调制,总传输容量达到0.879 Pb/s;和目前能够达到最大容量的传统光载无线传输方案相比,光载前传容量提升10倍以上,光解调后的无线信号接收信噪比提升30 dB以上。研究团队还验证了基于薄膜铌酸锂的片上电光梳模块应用于光载无线前传系统的可行性。
研究工作为下一代大容量、高保真、低成本的光纤前传网络演进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光电集成芯片等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宁德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17970
-
北京耐思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23912
-
JC 23377
-
涿州众智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8010
-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4309
-
中国康复医学会 21118
-
苏州亿众网络科技 21066
-
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21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2102
-
烟台惠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1950
-
AAA 8083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17979
-
工程信息研究院 18057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3954
-
成长在北京-线下网站北京发展网 18380
-
天津音乐学院 22996
-
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057
-
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58
-
广州市金晔展览有限公司 1960
-
南宁市三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