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李锐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多发性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21
![]() |
图 MS患者B细胞亚群失衡的分子代谢机制及干预策略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3A20428、32370962)等资助下,福建医科大学李锐教授团队联合海外合作者在多发性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氧化磷酸化调节B细胞效应性细胞因子,促进多发性硬化炎症的发生(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regulates B cell effector cytokines and promotes inflamm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为题,于2024年5月3日发表在《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dk086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重要代表。B细胞靶向疗法是目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新一代B细胞靶向药物却因为缺少特异性靶点遇到瓶颈。研究团队围绕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相关的基础以及临床转化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功能性B细胞亚群失衡在MS发病中扮演关键角色,然而B细胞亚群的失衡机制及相关干预策略仍不明确。
研究团队应用细胞因子分泌测定(CSA-Flow)和二代测序技术发现致病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阳性(GM-CSF+)B细胞对线粒体呼吸的抑制相较于疾病保护性B细胞亚群更加敏感;抑制线粒体呼吸能够恢复MS患者B细胞亚群平衡,并抑制MS患者B细胞的致病功能;减弱B细胞线粒体呼吸,能够明显缓解小鼠神经炎症模型的发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B细胞受体(BCR)通过Bruton酪氨酸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BTK-GSK3)调节B细胞线粒体呼吸,而线粒体呼吸产生的 ATP可以通过结合其受体P2RX7增加B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图)。
该研究揭示了调节B细胞功能的代谢机制,发现了靶向抑制BCR信号通路、线粒体呼吸或ATP的受体可以改善MS,这一成果为MS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北京东方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2156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1181
-
International As 8065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45
-
香港国际学术研究协会 24556
-
上海同济大学 20964
-
内蒙古会展公司 17950
-
武汉科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3034
-
LED租赁公司 23265
-
大连全顺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129
-
上海广尧商务咨询公司 7887
-
上海交通大学 8136
-
wxx 2313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3186
-
中国企业国际投资促进会 23008
-
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合作部金 23189
-
南京海旗新科技有限公司 8117
-
北京贝拓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78
-
IETP 21080
-
东北师范大学 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