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便携式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3/11/09
![]() |
图 等离激元芯片结合微流控可实现便携式自动化的多种新冠病毒突变株快速区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2274069、22304070)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张博、刘莹团队联合斯坦福大学戴宏杰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袁静主任、及Nirmidas生物科技公司唐梅杰博士,在新冠病毒突变株快速、便携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等离激元荧光增强的便携式自动化多重新冠病毒突变株区分(Multiplexed discrimination of SARS-CoV-2 variants via plasmonic-enhanced fluorescence in a portable and automated device)”为题,于2023年9月21日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3-01092-4。
病毒变异监测一直是科研和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的检测方法,如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虽然准确,但在识别多种病毒突变方面存在局限。测序技术虽然可以监控新发突变,然而其耗时的流程和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鉴于新冠病毒的持续变异,以及新出现的变种对病毒传播、疫苗有效性和治疗方案的影响,快速精确的病毒突变株分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研究团队综合运用了等离激元纳米材料、DNA微阵列、微流控芯片等技术,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成功识别新冠病毒12种亚型,并开展了上千例临床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适用于实际的临床和现场应用,项目团队构建了一个‘工具箱’大小的便携式实验室,可以根据疫情变化迅速部署并启动监测工作。这一技术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未来疫情防控的有力工具。此外,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能迅速适应新出现的病毒变种。该研究为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度和效率,帮助全球各地更加精准地进行风险评估和资源分配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策略。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化学科学部 万莹 王春霞,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上海中山医院 2072
-
第十三届"分布式计算及其应用"国 23985
-
2017年第二届计算智能和通信技 24072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21429
-
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23952
-
北京中科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2326
-
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购机会务组 23140
-
中金建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责任 21203
-
北京中材企联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22935
-
金世纪晨光会议策划中心 22957
-
敦化市医药行业协会 23944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1030
-
农业部中国农村杂志社 22929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17962
-
点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8058
-
上海熠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1065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 18175
-
WILL 24093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 17923
-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 2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