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前沿化学研究院李兴伟教授团队在铑催化烯烃不对称远程氢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5/21
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前沿化学研究院李兴伟教授团队在铑催化烯烃不对称远程氢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symmetric Vicinal and Remote Hydroamination of Olefins by Employing a Heck-Reaction Derived Hydride Source”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中科院一区,TOP, IF=14.4)。山东大学博士后米瑞杰为第一作者,李兴伟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图1 铑催化烯烃不对称氢胺化反应研究
氢氨化反应是一种能高效构建手性胺骨架的经济性良好的方法,在不对称合成反应中应用广泛。在目前研究报道中的氢源大多来自于酸、醇、硼氢、以及硅氢等有机分子,因此开发新型的氢来源对于氢官能化反应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背景,李兴伟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铑催化的烯烃不对称氢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以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α-和β-氨基酰胺(图1)。
图2 反应的机理
该方法的亮点:1.创新的氢源利用:利用烯烃作为氢源,通过Heck反应原位生成铑氢中间体,避免了外部氢源的局限性,为金属氢化物在C-N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2.区域选择性精准调控:短链烯烃倾向于1,2-氢胺化,生成α-氨基酰胺;长链烯烃通过链行走机制实现1,3-或1,4-远程氢胺化,生成β-氨基酰胺。3.深入的机理研究:氘代标记实验支持Heck反应先发生生成铑氢中间体,且该中间体插入烯烃过程可逆的推断。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和Hammett关联研究表明,二恶唑酮的配位-脱羧为决速步,且富电子的二恶唑酮更易与金属中心结合,后续形成铑氮宾的步骤是立体决定步骤(图2)。
此项研究成果不仅扩展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范畴,也为手性氨基酰胺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具有潜在的工业和药物开发应用价值。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的资助。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694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399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0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35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794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79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3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501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064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43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12
-
分享几种信息检索的方法,高效获取07-23
-
EI检索索引:类型分享,优化你的07-23
-
计算机领域文献的Ei检索:流程详07-23
-
EI检索参考,文献问题分析07-23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2958
-
中博 8255
-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 20938
-
test0731 17867
-
VREAFEW 23989
-
重庆大学 21029
-
丽江大港旺宝国际饭店 22895
-
浙江师范大学 2114
-
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8329
-
南开大学商学院 20972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0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99
-
International As 8111
-
上海新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8098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18031
-
长白山明华会议 21089
-
中汇(广州)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7866
-
中国人民大学 21055
-
世纪金源酒店集团营销中心 22977
-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2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