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北极影响中纬度气候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03
图 冬季大气环流趋势和气温趋势中短时间尺度(左列)和长时间尺度(右列)上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贡献(上行)和外强迫导致的北极增暖的贡献(下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25020、42075033和42275023)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林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云南大学陈文教授、浙江大学吴仁广教授等国内外研究者,在北极增暖与中纬度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成果以“北极增暖导致的大气遥相关抑制了欧亚中部的长期增暖(Teleconnection from Arctic warming suppresses long-term warming in central Eurasia)”为题,于2025年3月19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126/sciadv.adq9461。
过去十余年,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地区经历了超过全球平均速度的显著增温,中纬度欧亚地区则频发低温等极端事件,这二者间是否存在联系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由于基于观测数据的研究无法有效区分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和外强迫的独立作用,而基于气候模式模拟的结论高度依赖于模式的性能,因此学界对北极增暖能否影响北半球中纬度气候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发现,气候系统外强迫造成的北极巴伦支-喀拉海区域增暖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会激发出空间结构相似的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导致二者的作用被混淆。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力调整方法,将其应用于海-冰-气相互作用强烈的北极区域,进而仅利用观测数据便成功量化区分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和外强迫导致的北极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暖的相对贡献。研究表明,在多年代际以下的短时间尺度上,以北极涛动为代表的内部变率主导了欧亚大陆冬季气温的变化,即使在北极增暖最为显著的1991-2012年时段,其贡献也可达到约2/3;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外强迫导致的北极巴伦支-喀拉海区域增暖则主导着欧亚大陆的冬季气温,该作用可大幅抵消直接辐射强迫所导致的欧亚大陆增暖,最终造成过去40多年欧亚大陆冬季的“增暖空洞”现象。
该研究阐明了北极影响中纬度气候对时间尺度的敏感性,为理解北极增暖对欧亚冬季气候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694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399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0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35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794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79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3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501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064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43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12
-
分享几种信息检索的方法,高效获取07-23
-
EI检索索引:类型分享,优化你的07-23
-
计算机领域文献的Ei检索:流程详07-23
-
EI检索参考,文献问题分析07-23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37
-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18017
-
点石设计公司 2036
-
重庆燕泰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7986
-
武汉理工大学 8048
-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3061
-
武汉csse主办方 193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330
-
中国传媒大学 22927
-
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015
-
秦皇岛(挂5星级)秦皇国际大酒店 23893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7841
-
西安周道会议策划服务有限公司 18024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17970
-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 18097
-
北京工商大学机械系 17954
-
太原师范学院 2325
-
烟台惠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1897
-
NMRA 24123
-
IETP 2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