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生物降解铁电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A)分子结构设计思路示意图;(B)电滞回线;(C)结构堆积示意图;
(D)柔性薄膜与照片;(E)降解前后的压电电压输出和照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91142)等资助下,东南大学青年学者张含悦、熊仁根教授、顾宁教授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任申强教授等团队合作,在分子铁电材料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具有大压电响应的可生物降解铁电分子晶体(Biodegradable ferroelectric molecular crystal with large piezoelectric response)”为题,于2024年3月29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1946。
随着我国医疗健康需求的增加,植入式压电生物医学器件的研究日渐兴盛。其中,无机压电陶瓷和压电聚合物制成的植入式器件占据了主流。分子铁电体具有易于加工、生物相容性好和物理性能可调等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植入式瞬态电子学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如何开发具有高压电性能的可生物降解分子铁电材料是该领域亟待突破的瓶颈。
基于晶体工程和铁电化学设计策略,研究团队效仿b相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结构,利用有限的奇数个(n = 3)–CF2–基团,开发了一种有机小分子铁电体,并结合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无限长的链状结构。PVDF的结构单元从大于103减少至3,使小分子的压电性能提升了四倍(其压电响应d33为138 pC/N),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图)。同时,相邻分子间通过O–H···O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二维氢键网络,使得分子晶体易溶于多种溶剂(尤其是体液),有助于小分子铁电体在生物体内降解。研究团队通过溶液蒸发法制备了d33为34.3 pC/N的小分子铁电体-聚乙烯醇柔性压电复合薄膜,并构建了具有良好生物传感性能的可控瞬态机电器件。该研究有望推动分子铁电体材料在瞬态植入式机电器件的应用与发展。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847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57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6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76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11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4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647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1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95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70
-
SCI共同通讯作者真的能为你的学07-29
-
学术会议能学到什么?这个知识点价07-29
-
如何高效找到自己所需的SCI文章07-29
-
学术会议所有作者都能参会吗?现实07-29
-
上海宽带业务研究所 18165
-
自动化所 8073
-
中国民航大学 18107
-
深圳市鸿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1901
-
中国科技大学 21067
-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17909
-
北京海华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7995
-
武汉木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103
-
中仿新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17864
-
新电子杂志 18222
-
会议网会议网 18316
-
北京久久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24171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21163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908
-
北京市清华大学 23060
-
APPEEC2012会议组委会 2106
-
江苏大学农工院 20927
-
MHDT 8286
-
上海交通大学 23965
-
西藏昌都国际旅行社 拉萨旭 2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