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SCI期刊 VS 国内核心期刊,到底该选哪一个?

2024/04/26

  学术界的各位研究人员应该都比对过sci期刊,国内核心期刊,那么到底该选哪一个?质量上,sci比核心期刊更高,国内的核心期刊,看重作者资历,一般资历发不了。今天这篇文章从1. 核心期刊和SCI到底是什么?2. 发表核心、SCI流程与小窍门?3. 如何撰写SCI和发表核心期刊?4. 最后,核心期刊和SCI期刊,我到底该投哪一个?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将sci期刊与国内核心期刊全面pk,帮助作者选择到合适的刊物投稿。


  第一、核心期刊和SCI分别是什么?


  国内目前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比如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人文社科核心等等,而近些年武汉大学推出的RCCSE核心期刊也被越来越多的认可。日常面对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学校一般都只看南大C刊和北大核心,南大C刊的等级一般高于北大核心,讲核心期刊,基本上也只是指南大和北大核心期刊,或者有时候最多会多一个CSCD刊和科技核心(统计源刊),有一些学校还会细分出权威核心期刊,这类期刊可以说比普通北核和南核还要厉害,可以相当于两到三篇C刊的价值了。


  而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P)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被SCI收录的论文即SCI论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于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即国外的文科SSCI相当于国内的C刊,而对应的理工科就是SCI了。


  SCI共分为四个区,按影响因子排序,各学科排名前5%是一区,前6-20%是二区,前21-50%是三区,剩下的是四区,这是国外比较成熟的科学论文评价体系,也在我们国内普遍采用。通俗性的说,SSCI到国内变成了CSSCI,SCI则没有变。SCI、EI和CPCI并称为国外三大检索,是国外学术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发表核心期刊和SCI的流程?


  学者必须接受一个现实,本科生想发表核心期刊是相当难的,硕博士一作发表北核相对多,硕士发表南核少之又少,至于本科生就更是很难了,甚至你做二作都不允许发表的,近年来一些C刊甚至演化到有硕士以下学历的都不允许发表。要说存在歧视行为,这是肯定的,论文发表也是要审核你的学历和职称的。不过这也符合不断学习的规律。


  此外要知道发表核心期刊的流程与事项:即从官网投稿,然后期刊社经过初审、内审、外审、终审等等一系列的审核,通过后给你录用通知,然后你付款告知的版面费,然后就等着出刊就可以了,这也叫见刊,之后知网等数据库会进行收录,有时候在见刊之前甚至就会进行收录。


  从时间上讲,核心刊物的论文从投稿到见刊是相当漫长的,快的也得半年,慢的甚至要等一年多。有一些期刊设有“绿色通道”,即可以优先发表,但是那是针对价值极高的论文而言的。


  至于SCI的期刊论文,流程和国内核心刊物的发表差不多,只是不同的刊物之间时间和价格可能会差异很大,但是相对来说时间短一些,好比核心期刊以“月”论,而一般SCI则以“周”论。绝大部分SCI论文也必须是英文撰写的,这类的发表难度往往比核心期刊还要大!影响因子越高,分值越高,难度往往也越大!


  第三、如何撰写和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


  比较大众化一些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找专业服务机构帮忙,二是按正规流程走。但是作者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警惕先以低价或少收定金为诱惑,等您汇完定金后就告知原来协商的刊物涨价、拖延刊期或要求换别的刊物;或者是告知发在合法刊物上,并且承诺100%检索,等您收到刊物后才发现是发在普通不检索的期刊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因为任何事情都得等到事后才能知道结果。


  还有一些作者是走正规的官网投稿然后等待这条路了,这条路首先要求必须找一位“好导师”,借助老师的指导大量阅读本专业本领域的经典文献,收集最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点,进而不断的学习、实验、论证。


  另外,一篇论文是够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科学性是首要条件。研究生时期,更多时间是自主实验,甚至大多时候,导师只是做引导工作,后面详细的工作,方法,方向都需要自主完成。建议经常与课题组保持交流,保持学习和聆听别人的习惯。不论怎样,一定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帮助过你的所有人。


  第四、核心期刊还是SCI期刊,我该投哪个?


  首先明确各种核心期刊的含金量。简单的说,对于自然学科是:SCI期刊>北大核心>普通学报>普刊,对于SCI期刊来说,一区最顶级,二区次之,三四区依次排序。对于社科类的,目前的普遍情况是,SSCI≥C刊>北大核心>普刊。当然期刊评比,指标庞杂复杂,这里只做大致描述。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到底是要发南大北大核心期刊呢?还是发表SCI期刊EI期刊呢?我觉得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文章学术质量。一篇文章最终能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文章学术质量,如果文章质量很高,那么优先考虑发高分值高分区的英文SCI期刊;质量一般的,可能只适合投稿的普通期刊上,我们之所以纠结,还是文章差不多水平的情况下,拟投期刊的选择。


  第二、看单位要求。硕博士研究生毕业,大多数院校和科研机构都有自己一套标准。比如一些学校明确,博士生必须有2篇三区以上的SCI才能达到毕业条件,去申请学位。也有一些导师或者实验室,除了满足学校要求的条件之外,也会有一些自己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一般都比学校自身的要求更高。比如一些导师要求硕士生毕业也必须发一定数量的SCI和核心期刊才可以毕业。


  还有就是,基金项目结题,需要一定数量的论文,特别是高水平论文。比如国家自然基金批复给百万元的项目,最后搞几年,你只出来一两个核心期刊和一些普刊,明显达不到结题要求。当然也有一些单位,明确要求了中文核心期刊的细分领域和目录。这些要求指示这我们,从做实验构思论文的第一步就要给以后出来的论文大体定位。


  第三、看你有多少时间。一般国内的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一般以“月”记,SCI期刊审稿周期相对短一些,以“周”记。而且往往越是高分的SCI审稿周期会越短,因为文章有时效性,高分值的SCI要抢发抢引用,当然,高分值的SCI期刊,本身投稿难度也大。普遍的情况是,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从投稿到见刊,大体周期在12-18个月左右;SCI期刊从投稿到online的时间,大致是4-12个月。所以要投稿什么期刊,先看看自己有多少时间,如果所剩时间无多,文章质量水平在SCI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之间都有中的可能性,建议优先投稿到SCI上。


  第四、看单位级别。大致的情况是,如果文章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非双一流,985,211博士或者副教授以上,文章很难投中南大核心,有一些南大核心,甚至作者排序中挂名有硕士都不接受;如果文章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非211及以上单位硕士以上,很难投中北大核心。


  看似残酷,道理却并不深刻。国家硕博士研究生经过十几年的扩招,数量跟之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而核心期刊的数量远落后于研究生增长量。期刊每年载文量400篇,可是投过来的文章北大核心平均至少5000篇以上,编辑工作任务繁重,这些文章既有清华大学的,也有某某职业技术学院的,而且这里大多数都是来自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的文章,因为他们科研经费更多,大多是研究型大学,而且越是排名靠前的高校越是文章多。


  但是SCI期刊选择范围广,数量多,载文量大,周期快,不看单位级别,如果不是质量贼差,如果不是单位或者结题要求必须是核心期刊,那么我的建议是:尝试一下SCI期刊吧!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人文教育、文化传播与体育科学国际学术会议(HECCSS 2025)(2025-6-11)

2025年矿产资源、冶金工程与资源勘探国际会议(IMREE 2025)(2025-6-5)

2025哲学、文学与艺术国际会议(ICPLA 2025)(2025-5-23)

2025年通信、光电科学与功能材料国际学术会议(COSFM 2025)(2025-6-17)

2025年水污染、水利与生态环境国际会议 (PWREE 2025)(2025-5-15)

2025年传感云技术与智能算法国际会议(CSPDS 2025)(2025-5-8)

2025年第十届智能交通工程国际会议(ICITE 2025)(2025-10-24)

2025年光电材料、光电信息与器件国际会议(OMOID 2025)(2025-6-18)

2025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AIBDAPR 2025)(2025-5-20)

2025年农业工程、资源经济与土地资源管理国际会议(AERLM 2025)(2025-5-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