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新冠病毒密码子演化规律并提出mRNA疫苗优化策略

2024/04/07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钱朝晖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 and deoptimization of codons in SARS-CoV-2 and related implications forvaccine development”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自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密码子使用的规律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密码子使用情况与人类差异较大,倾向使用人类基因组中非偏好性的密码子。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涌现与演化,密码子适应系数(CAI)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而言,病毒密码子使用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更加适应人类的趋势。此外,该研究提出了基于人类密码子使用情况优化新冠病毒mRNA疫苗序列的新策略,设计并验证了表达刺突蛋白(Spike,S)的mRNA疫苗候选序列,为未来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生物体中的蛋白质主要由20种常见氨基酸组成,由61种密码子编码。除甲硫氨酸与色氨酸外,其余氨基酸都由2到6种不同的密码子编码。多个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的现象被称作密码子的简并性。以往研究通常认为同义突变(不改变蛋白质序列)由于不改变蛋白序列,因此不会对细胞功能及生物体的适应性产生影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同义突变是非中性的,同义密码子能影响包括mRNA的结构和稳定性、蛋白质翻译效率及蛋白质折叠等多个生物过程,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研究者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大多集中在基因组中非同义突变(能改变蛋白质序列),尤其是S蛋白的非同义替换对病毒传播性、致病性及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但对于同义突变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探究新冠病毒流行过程中密码子使用的变化趋势,该研究使用CAI系数对9,164,789条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上累积变异造成的密码子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病毒的CAI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但存在一定波动(图1a)。进一步发现造成CAI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非同义替换和同义替换联合作用引起的密码子使用改变造成的,单纯考虑同义替换对CAI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该研究还发现新冠病毒在演化过程中,基因组的同义替换位点存在大量的C>U突变热点,这些C>U同义突变通常会降低病毒在人类细胞中的密码偏好性,推测这些C>U突变是由于人类细胞中的APOBEC酶家族介导的C>U编辑机制对抗病毒的后果。另一方面,每个病毒基因组中发生的其他类型的变异能够抵消C>U突变对密码子优化使用的影响,从而维持新冠病毒基因组总体倾向大量使用非偏好性密码子的趋势。

该研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评估了70对含同义突变的新冠病毒序列对蛋白翻译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偏好性密码子倾向于增强蛋白表达效率,而非偏好性密码子则降低蛋白表达效率(图1b),暗示密码子使用的改变可能在病毒的适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首次大规模揭示了新冠病毒同义替换对病毒蛋白质表达效率的影响,暗示人类细胞中APOBEC家族介导的C>U编辑系统对抗病毒的一个可能机制是降低病毒蛋白的翻译效率,为深入理解病毒与寄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图1. 新冠病毒密码子使用的变化趋势以及密码子使用对蛋白表达的潜在影响(Wu et al., 2023, Adv. Sci.)

mRNA的翻译效率是mRNA疫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可以通过使用更小剂量的疫苗、减少注射次数来实现更高效的病毒免疫,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策略。鉴于密码子在蛋白质表达中的重要性,该研究基于人类细胞翻译组的密码子使用情况,提出了密码子优化的新策略。他们对Omicron BA.2.12.1、BA.4/5和XBB.1.5变异毒株的S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优化后的mRNA序列具有更高的蛋白质表达产量(图1c),其表达效果与Moderna商业化的mRNA-1273疫苗相当。

总的来说,该研究强调了密码子使用在病毒进化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密码子优化的策略,为mRNA和DNA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义突变在密码子使用和蛋白质表达效率方面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该研究对于设计更高效的疫苗、优化疫苗序列以提高蛋白质表达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陆剑和钱朝晖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吴鑫凯、科兴中维-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单科家和医科院病原所的硕士研究生昝富文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唐小鹿也为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启东产业创新基金和医科院创新工程基金等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年智能制造与计算机工程国际会议 (IMCEIC 2025)(2025-5-16)

2025年农业技术、粮食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ICATFSD 2025)(2025-5-11)

2024年农业工程与食品工程国际会议(ICAFE 2025)(2025-6-18)

2025年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国际会议(ICLPMT 2025)(2025-5-18)

2025年生物医学工程与电磁应用国际会议(ICBEEA 2025)(2025-6-29)

2025年海洋工程与环境资源国际会议(OEER 2025)(2025-5-23)

2025年健康科技与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ICHTBE 2025)(2025-6-8)

2025年全球定位算法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GPACE 2025)(2025-6-16)

2025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电力、电气工程国际会议(ICMTPEE 2025)(2025-6-7)

2025年电子电路与计算机仿真国际会议(IACECCS 2025)(2025-6-6)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