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高迁移率白色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材料创制与电致发光器件。(a)WOPESSCs中能量和偏振转移示意图;(b)大面积WOPESSCs荧光图片;(c)WOPESSCs荧光发射光谱;(d)WOPESSCs有机偏振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图片;(e)性能总结与对比图;(f)宽色域三基色成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33010、52403342、52121002、U21A6002)等资助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董焕丽研究员课题组与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高迁移率白色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本征白色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Intrinsically white organic polarized emissive semiconductors)”为题,于2025年1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4-01609-6。
偏振与波长和强度一样是光的基本属性之一,偏振光的发射与控制是实现高维信息传输和检测的基础,在显示、照明和光通信等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与传统利用多重光学结构获得偏振发光的方法相比,发展可实现偏振光直接输出的本征偏振发光材料利于简化制备工艺、提高对比度、降低能量损失且便于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在未来信息显示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尽管本征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材料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发光颜色单一、发光效率低、载流子性能差等问题,特别是受到Kasha规则和蒸镀掺杂薄膜本征无序特性的限制,高迁移率本征偏振白光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一直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以上难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董焕丽研究员课题组与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双分子掺杂实现高迁移率本征白色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单晶(WOPESSCs)的设计策略。研究团队以高迁移率本征蓝色偏振发光有机半导体2,6-二苯基蒽分子为主体分子,以绿色发光并四苯和红色发光并五苯为掺杂客体分子,通过合理控制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之间的能量及偏振转移过程,制备得到了光电综合性能优异的WOPESSCs材料,其偏振度高达0.96,荧光量子产率为38.3%,载流子迁移率为4.9 cm²/V•s,发光CIE坐标为(0.3258,0.3396)。通过调节偏振角度,WOPESSCs还展现出从蓝白光到黄白光的可调谐发射特性,以及覆盖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标准112%的宽色域三原色光学成像能力。此外,基于WOPESSCs优异的光电集成特性,研究者进一步成功构筑了高性能本征偏振发光微纳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晶体管器件,获得了与材料本征偏振度相当的高电致偏振发光性能(偏振度达0.91)。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栅压电场对于有机偏振发光晶体管器件发光颜色具有明显的调控能力,且调控过程可逆和稳定重现。该工作不仅为综合性能优异的本征白色有机偏振发光半导体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高迁移率本征多色有机半导体及高性能微纳多功能偏振电致发光器件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847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57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6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76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11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4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647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1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95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70
-
SCI共同通讯作者真的能为你的学07-29
-
学术会议能学到什么?这个知识点价07-29
-
如何高效找到自己所需的SCI文章07-29
-
学术会议所有作者都能参会吗?现实07-29
-
吉 林 大 学 18238
-
安徽理工大学 21176
-
中国力学学会 21057
-
昆明全昌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022
-
北京长风信息技术 1954
-
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 2041
-
广州悦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166
-
北京纳博高科 24101
-
APISE 22963
-
中国海关出版社 24129
-
三盛励展 1959
-
FEWFEW 8104
-
同济双峰大酒店 23015
-
美国梦缔雅国际集团 22914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3180
-
WWX 22939
-
华南师范大学 1878
-
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 1890
-
内蒙古工业大学 2182
-
昆明市前沿信息研究中心 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