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我国学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远期认知损害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我国学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远期认知损害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老年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2.5年期间的认知功能变化轨迹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49305)等资助下,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延江教授、刘雨辉副主任医师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远期认知损害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老年COVID-19幸存者感染后2.5年的认知轨迹追踪(Tracking cognitive trajectories in older survivors of COVID-19 up to 2.5 years post-infection)”为题,于2024年7月10日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期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4-00667-3。

  目前全球超过10%的人口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同时危害包括大脑在内的其他器官,影响患者远期认知功能,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认知功能的长期变化轨迹仍不明确。

  研究团队对2020年2月10日-2020年4月10日在武汉三所医院(火神山医院、同济泰康医院和中部战区总医院)SARS-CoV-2原始毒株单次感染出院的60岁以上幸存者及其未感染配偶进行长期随访,其中1245名COVID-19幸存者及358名未感染者完成了2.5年随访。结果发现在感染后2.5年的认知变化轨迹方面,非重症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认知功能下降缓慢,且二者变化轨迹相似;而重症感染者在出院后一年内认知功能迅速下降,此后认知下降速度减缓,其中8%的重症感染者在出院1年后认知损害出现改善。进一步分析发现重症感染、感染后6个月时出现的认知损害、高血压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远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图)。

  该研究揭示了SARS-CoV-2原始毒株单次感染后最长时间的认知功能变化轨迹,为认识新冠感染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知识。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第五届计算机、遥感与航空航天国际学术会议(CRSA 2025)(2025-08-22)

2025年能源动力工程与机械自动化国际会议(ICEPEMA 2025)(2025-7-31)

2025年智能控制与动力机械创新国际会议(ICICPMI 2025)(2025-8-31)

2025年科学教育与教育心理国际会议(ICSEEP 2025)(2025-8-31)

2025年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会议(AIIFDE 2025)(2025-8-31)

2025年通信技术与电气工程国际会议(ICCTEE 2025)(2025-7-31)

2025年新能源技术,车辆工程与信息学国际会议(NETVEI 2025)(2025-7-31)

2025年力学,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国际会议(MESBM 2025)(2025-7-31)

2025年区块链、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工程国际会议(BAICTE 2025)(2025-8-31)

第五届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与数据处理国际学术会议(ICCAID 2025)(2025-10-31)

2025大数据、区块链与数字化管理国际会议(ICBDM 2025)(2025-8-3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