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薄膜异质晶圆与光子芯片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基于钽酸锂薄膜异质晶圆实现高性能电光调制器芯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93521)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欧欣研究员团队联手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Tobias J. Kippenberg团队,在钽酸锂异质集成晶圆及高性能光子芯片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集成光子芯片》(Lithium tantalat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volume manufacturing)为题,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369-1。
与铌酸锂类似,欧欣团队与合作者研究证明单晶钽酸锂薄膜同样具有优异的电光转换特性,且在双折射、透明窗口范围、抗光折变、频率梳产生等方面相比铌酸锂更具优势。此外,硅基钽酸锂异质晶圆(LTOI)的制备工艺与绝缘体上的硅(SOI)更加接近,因此钽酸锂薄膜可实现低成本和规模化制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欧欣团队采用基于“万能离子刀”的异质集成技术,通过氢离子注入结合晶圆键合的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硅基钽酸锂单晶薄膜异质晶圆。并与合作团队联合开发了超低损耗钽酸锂光子器件微纳加工方法,对应器件的光学损耗降低至5.6 dB m-1。结合晶圆级流片工艺,研究人员探索了钽酸锂材料内低双折射对于模式交叉的有效抑制,并验证了可以应用于整个通信波段的钽酸锂光子微腔谐振器。钽酸锂光子芯片不仅展现出与铌酸锂薄膜相当的电光调制效率,同时基于钽酸锂光子芯片,研究团队首次在X切型电光平台中成功产生了孤子光学频率梳,结合其电光可调谐性质,有望在激光雷达、精密测量等方面实现应用。目前研究团队已攻关8英寸晶圆制备技术,为更大规模的国产光电集成芯片和移动终端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材料基础。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847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57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6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76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11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4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647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1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95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70
-
SCI共同通讯作者真的能为你的学07-29
-
学术会议能学到什么?这个知识点价07-29
-
如何高效找到自己所需的SCI文章07-29
-
学术会议所有作者都能参会吗?现实07-29
-
北京晟勋炎国际会议服务中心 17949
-
学术会议 8010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2937
-
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 20911
-
浙江工业大学 17939
-
《纳米科技》编辑部 23874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级计算 2184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24942
-
中华口腔医学会 21033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20857
-
上海维程信息 18000
-
武汉丰易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52
-
武汉依埃斯威广告公司 2299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22919
-
HKSME 23879
-
东方航空公司 18125
-
重庆远大医院 24145
-
北京国家公安部 21021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52
-
apise 2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