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肝癌治疗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2
![]() |
图 基于肝癌类器官生物库研究肿瘤异质性、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新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30079、81972656、81988101)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宁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健民教授团队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张建功教授团队在肝癌治疗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大规模肝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研究肿瘤异质性的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 profiling of intra-tumor heterogeneity using a large organoid biobank of liver cancer)”为题,于2024年4月8日发表在《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4.03.00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在全球癌症的致死性病例中排第三位,超过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给我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由于其广泛的肿瘤异质性,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仅对24%患者有效,并且缺乏指导精准用药的药敏分子分型。因此亟需研究可以指导肝癌精准用药的分子分型和揭示新的耐药靶点。
研究团队基于中国肝癌患者的手术样本,建立了来自144位肝癌患者的类器官生物库,包括399个肿瘤类器官品系。通过对组织和类器官的外显子及转录组测序,发现了类器官的基因和药敏异质性特征。通过对肝癌靶向药的大规模药敏测试,结合转录组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一系列基因在肝癌靶向药耐药或敏感的患者中高表达,可以作为指导肝癌用药的药敏分子分型。进一步的机制研究,研究团队发现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 的亚基c-Jun高表达是造成肝癌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仑伐替尼与c-Jun抑制剂藜芦胺联用后,在仑伐替尼耐药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变为敏感患者;将仑伐替尼和藜芦胺片段连接合成新化合物(PKUF-01),其对34.5%患者有效(图)。
该研究基于大规模类器官研究,结合多组学分析、机器学习技术、以及药理学研究,发现了可作为指导肝癌用药的药敏分子分型,揭示了肝癌靶向药耐药的机制,有望为实现肝癌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82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52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60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71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898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39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620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1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89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64
-
从选题到发表:5个关键步骤攻克S07-28
-
投了学术会议真的可以不参加吗?学07-28
-
EI会议期刊论文怎么写?资深审稿07-28
-
如何在Scopus发文?从选刊到07-28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7983
-
北京世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4301
-
北京无界智享科技有限公司 7951
-
浙江卧龙房地产 18093
-
北京石成医学咨询有限公司 23927
-
深圳鑫宝华防水补漏工程有限公司 21008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3034
-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 24116
-
FF 8071
-
HKSME 23030
-
中纤网 24232
-
Scientific Resea 17933
-
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010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7925
-
浙江蟠桃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3977
-
ICOCN 23614
-
International As 8041
-
兰州理工大学 23997
-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 20997
-
河南理工大学 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