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揭示厌氧细菌利用黄铁矿结构铁的分子机制
2025/06/03
图 不产氧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aculum tepidum)在缺铁的古海洋硫化环境通过氧化黄铁矿表面硫而释放铁,促进光合作用和硫氧化
铁是所有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在生物光合作用与硫氧化代谢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在元古代海洋可溶性铁极度匮乏的硫化环境中,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硫氧化细菌能够大量繁衍并产生丰富的生物标志物,这一矛盾是地球科学领域未解决的谜题。传统观点认为,缺氧硫化环境中最主要的铁矿物—黄铁矿(FeS2)在低温缺氧条件下极为稳定,难以释放生物可利用的铁,光合硫氧化细菌能否直接利用这种铁源及其所采取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2192503、42192500)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心董海良教授团队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团队,以典型的不产氧光合绿硫细菌(Chlorobaculum tepidum)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微生物利用黄铁矿结构铁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通过构建缺铁培养体系发现:当培养基完全缺失可溶性铁源时,绿硫细菌生长和功能显著受阻;但是当添加黄铁矿颗粒后,其生物量与硫氧化功能均显著恢复,证实了黄铁矿可作为该菌的有效铁源。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绿硫细菌通过独特的表面改造策略破解“铁困局”:通过代谢活动优先氧化黄铁矿表面硫组分,破坏黄铁矿晶体结构,从黄铁矿结构中释放铁,促进其生长以及光合固碳和硫氧化能力。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中黄铁矿在缺氧环境中“生物无法利用”的固有观点,首次揭示了不产氧光合硫细菌从矿物结构中获取铁营养的分子机制,为阐明厌氧微生物在铁匮乏环境中的生存策略以及在碳、硫元素循环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认识。
相关成果以“硫化环境中黄铁矿促进不产氧光合硫细菌的生长及硫氧化能力(Pyrite Stimulates Growth and Sulfur Oxidation Capacity of Anoxygenic Phototrophic Sulfur Bacteria in Euxinic Environment)”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文章链接为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u7080。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847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57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6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76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11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4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647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1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95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70
-
SCI共同通讯作者真的能为你的学07-29
-
学术会议能学到什么?这个知识点价07-29
-
如何高效找到自己所需的SCI文章07-29
-
学术会议所有作者都能参会吗?现实07-29
-
河北北方大厦 21033
-
烟台群英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972
-
VREAFEW 23996
-
武汉科技大学 21076
-
北京师范大学 23087
-
启蒙国际 201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1100
-
SS 7930
-
北京鑫隆鸿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 17961
-
百胜餐饮沈阳公司 18034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 22922
-
兰州理工大学 23142
-
教育研究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IC 1860
-
纳智博研 23902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7868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57
-
天津聚宠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7924
-
上海凌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13
-
深圳鸿丰大酒店 17976
-
生物谷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