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征稿 >>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塑性工程学报》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

试试AI期刊投稿推荐助手?满足不同发表需求
学科领域:机械工程 出版机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ISSN:1007-2012 出版周期: 月刊
CN:11-3449/TG 影响因子:-
数据库: 万方 CSCD等
中科院: - 发表版面: 正刊
JCR: - 审稿周期:1-3个月
征稿主题/栏目:《塑性工程学报》设有会议消息、会讯、冲压、塑性工程学报、材料性能研究、消息、特种工艺、综述、计算机及其它、锻造栏目 。
相关介绍

一 征文范围

面向国内外征稿,主要报道与塑性成形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相关的前沿性、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应用等优秀科研成果。主要发表涉及本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国家基金、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课题研究论文;本专业优秀博士生、硕士生论文;本专业国内外学术动态、信息;本专业各种理论问题的回顾及反映学科最新进展的综述等。优先录用基金支持的研究论文。

本刊刊登的稿件一般以收稿和确定刊用的时间先后为序刊载,对于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和特约高水平稿件,本刊可给予优先网络出版或正式刊出。

二 投稿要求

论文撰写顺序为:中文题目、作者(中文)、单位(中文)、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参考《中国国家图书馆分类》)、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单位(英文)、英文摘要、关键词(数量和顺序与中文关键词一致)、正文、参考文献。各项缺一不可,具体请参考本刊官网下载中心“《塑性工程学报》中文模板”。

论文题目:中文一般不超过22个字,英文不超过200个字符,力求简明、准确地反应论文内容。论文作者:一般不应超过7位,工作单位应使用全称,尽量不使用缩写或简称。

论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250字以上,摘要书写时应含有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果和结论3个层次,不要出现评论性的语言,且结果结论中应给出详细的定量结果;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应完全对应,阐述研究中实验过程时应使用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阐述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时应使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应尽量避免英文摘要句子过长。

关键词:3~8个与文章主要报道内容相关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一般不采用缩写作为关键词。

首页页脚:须注明收稿日期及修订日期;国家基金,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及批准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职称及研究方向,E-mail;如有通讯作者,内容同上。

文中图表,均需有中英文标题,包括分图题。文中插图,要求线条一定要清晰、匀称,不宜过粗。照片要求图面要明快清晰、层次分明,金相照片应给出比例尺。除示意图外,零件、模具及设备装置图应符合制图标准,图中标注的文字应与图的大小相协调,以便缩放之用,对必须标注的部分应采用代号形式标注,然后在图注中作出说明。

文中公式或外文的每个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符号和数码均应标注清楚;来稿中的数学表达式,请倍加注意其正确性,且同一符号在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含义,每个符号的含义均需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对其含义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应以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中注明编号,并列于文后,如果引用文献为中文,请在中文后补充相应的英文。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参照本刊官网下载中心“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三 注意事项

1.本刊实行作者文责自负,凡有部分内容已投他刊或者已发表过的,需附相关文章的复印件并说明具体情况。严禁一稿多投等不良学风。同时,投稿应注意论文撰写内容的完整,不要分拆成多篇,着重阐述创新点。

2.本刊一贯倡导作者严守学术道德规范,倡导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认真做事,诚实做人。

3.文章在本刊刊出后,即向作者寄赠两本样刊和寄发稿酬。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912592/82415079

E-mail:sxgcxb@263.net

相关会议注册
相关会议信息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