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征稿 >> 学科领域:能源科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试试AI期刊投稿推荐助手?满足不同发表需求
学科领域:能源科学 出版机构:中国光学学会
ISSN:1001-901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CN:31-1577 影响因子:-
数据库: CNKI Scopus 等
中科院: - 发表版面: 正刊
JCR: - 审稿周期:1-3个月
征稿主题/栏目:《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要报道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刊登在红外物理、凝聚态光学性质、低能激发过程 、飞秒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红外光电子学、太赫兹与毫米波、遥感与深空探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光学、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包括元器件、系统及应用、红外信息处理,体系认知与决策,大模型应用,复杂系统认知,控制系统应用等)方面有创新的研究论文,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及高水平的述评。
相关介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红外与毫米波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特色是反映红外与毫米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本刊原名《红外研究》,于1982年创刊,根据学科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从1991年更名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使本刊学科覆盖范围从红外扩展到太赫兹与毫米波波段,填补了我国太赫兹与毫米波领域学术期刊的空白。

红外与毫米波科学技术领域是信息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其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核心竞争力。《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要报道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刊登在红外物理、凝聚态光学性质、低能激发过程 、飞秒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红外光电子学、太赫兹与毫米波、遥感与深空探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光学、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包括元器件、系统及应用、红外信息处理,体系认知与决策,大模型应用,复杂系统认知,控制系统应用等)方面有创新的研究论文,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以及高水平的述评。读者对象为国内外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师生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面向全国和海外作者征稿,是我国红外与毫米波科技成果的记录与表现形式,是中国与国际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学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本刊自1986年起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担任编委,现有国外编委11人,占22.25﹪;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13人, 占26.2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为双月刊,A4开本,80g铜版纸印刷。国内统一刊号:CN31-1577/T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014。国内邮发代号:4-335;国外发行代号:4717BM。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被《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CA》(美国化学文摘)、《SA/INSPEC》(英国科学文摘)、《JIC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AJ》(俄罗斯文摘杂志)、《SCOPUS》(SCOPUS网络数据库)、《METADEX》(METADEX光盘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体系收录。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被包括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在内的国内所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联系方式

编辑部通信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 200083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网址:http://journal.sitp.ac.cn/ 


 

相关会议注册
相关会议信息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