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稿进行中】第四届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术会议(BFS 2022)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www.ic-bfs.com
会议时间:2022年12月16-18日
会议地点:中国-广州
主办单位:广州大学
截稿时间:详见查看会议官网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一、会议简介
近年来,在国家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下,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食品合成生物技术、精准营养、食品安全与质量、分子营养学、微生物学等交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探究食品营养和健康、探究新型益生食品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第四届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12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广州市召开。会议由广州大学主办,由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承办。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的融合与创新 ”,重点围绕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分子营养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农业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合成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智造产业等前沿热点展开研讨交流。旨在促进国内外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沟通,为从事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相关人员,解和掌握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高水准、高层次的开放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领域之间建立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成果转化等交流融合。对推动引领食品与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主席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志刚教授和浙江大学顾臻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广州大学黎家教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寇兴然副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由广州大学申迎宾副教授担任。
二、论文出版
本会议投稿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严格审核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被EI目录系列期刊出版,出版后提交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三、大会主席
刘志刚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顾臻教授,浙江大学
四、学术委员会主席
黎家教授,广州大学
五、技术委员会主席
寇兴然副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六、组织委员会主席
申迎宾副教授,广州大学
七、主讲嘉宾
杨新泉研究员,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研究员,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主任。海南省出席中国共 产 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副处长、处长,塔里木大学副校长、广州大学科研处处长。中国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基金》副主编、《中国食品学报》编委。主要以华南特色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食品安全和品质检测、食品营养成分与功能研究和新型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广州市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资助;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ood Science & Nutrition、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食品科学、中国食品学报等食主流食品领域的期刊上。
刘志刚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功能成分与人类健康,其中包括发掘有益肠道的益生元,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药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2013-2015)。入选国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食品营养与健康岗位)、入选德国“洪堡学者”、美国“唐氏康奈尔-中国学者”、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食品科学系担任客座教授(2019-2021),目前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营养系副主任、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rn?hrungsforschung Potsdam-Rehbrücke, DIfE)洪堡学者/访问研究员,Food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执行主编、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副主编。近5年来在《中国食品学报》、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Redox Biology、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营养及综合领域学术刊物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44篇,并参编专著2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研究内容受到国际同行学者关注和引用,被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edicine等杂志引用逾2300余次,H-index29,相应成果获得201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8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均排名第二)。
顾臻教授,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浙江省先进递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师从Yi Tang教授;同年博士后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师从Robert Langer教授。2012-2018年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北卡州立大学工学院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领导药剂工程学科建设,并创建了 “创新转化学位”,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化人才的培养,2018年获评Jackson Family杰出讲席教授(Distinguished Chair Professor)。2018-2020年任UCLA生物工程系正教授、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培训中心主任。2020年9月全职受聘于浙江大学。
顾臻教授指导的“iMedication-智能医药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递药系统、生理响应材料、免疫治疗制剂、细胞治疗策略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企业专利150余项。其课题组首次报道了血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贴片”的原型并提出了闭路透皮递药系统的平台技术,率先利用血小板的靶向性递送药物,提出了基于脂肪细胞代谢通路递送抗癌药物的策略,并系统拓展了微针的生物医用创制,相关技术正在临床转化。相关研究被《Science》《Nature》《JAMA》等学术期刊报道,受邀为《Nature Reviews Materials》《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hemistry》《Chemical Reviews》《Physiological Reviews》等期刊撰写综述,并受邀为《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撰写评论。其培养 的学生中有多位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药学院)、犹他大学(药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教职。
顾臻教授曾获“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英国皇家化学会Felix Franks奖章、国际药物控释学会(CRS)“青年学者奖”、Small青年科学家创新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青年教授奖”及 “Pathway”研究奖、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BMES)“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曾将其评为“TR35世界青年创新家”。2019年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会士;2021年当选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IAMBE)会士。顾臻教授目前担任《Science Advances》《Nano Research》及《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副主编,《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cromolecules》《Bioactive Materials》《ACS Applied Polymer Materials》《Life Metabolism》及《Medicine in Drug Discovery》等杂志编委,“TR35世界青年创新家”评委,AIMBE会士遴选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并任CRS中国分会主席。
李兆丰教授,江南大学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淀粉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研究,主要致力于开发新型淀粉酶以提升淀粉的理化、功能特性和营养价值。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SCI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含国际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完成核心技术转化2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金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院长、南京食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采后技术分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物学、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物流保鲜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荣获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学术新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担任SCI期刊《Food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ournal of Food Quality》、《Journal of Future Food》等杂志编委,已在《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 Technolog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编写全国各类规划教材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张兴举副研究员,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博士,现为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时空转录组学、单细胞组学和肿瘤免疫逃逸等领域。曾主持2项*********、1项省和1项市级科研基金:发表SCI19篇,其中一作7篇。
陈永生副研究员,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罗格斯大学博士后,暨南大学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围绕着中国特色植物中植物化学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食品及相关领域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9篇(一作/通讯作者SCI论文17篇),申请发明专利2件。先后主持国家青年基金/省部级等项目10项。兼任韶关市科学技术协会智库专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化妆品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Food Frontiers青年编委,《轻工学报》青年编委会委员,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Guest Associate Editor;多个食品相关领域内SCI期刊特约审稿人。
郑洁副教授,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任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现担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编委、eFood青年编委。2013年10月于芬兰图尔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2016年期间于芬兰图尔库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6年10月受聘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承担课程有《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全英)、《高级食品化学》(硕士)等。主要从事热加工食品安全研究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研究,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芬兰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论文64篇,其中SCI论文45篇,论文总被引用次数12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3篇,H-index 19;授权发明专利5件;参编英文专著2部(Springer出版社1部)。授权发明专利5件,编著英文论著3部(Springer出版社1部)。
八、征文主题如下(相关但不限于)
· 生物工程 生物多样性与饮食多样性 环境生物技术 食品与乳制品生物工程工业 控制和系统工程 酶工程 微/纳米生物工程 细胞/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 |
· 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类学 微生物遗传 微生物生理 微生物生态及地区分布 微生物食品应用
|
· 分子生物学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与组织工程 动植物中的分子药物 基因工程 其他分子生物相关 |
· 生物化学 蛋白质、酶、糖(醣) 应用生物化学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维生素生物体及其他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影像技术 |
· 食品科学 天然产品和创新 功能性食品原料与成分 食品添加剂 膳食营养与功效 新兴食品加工技术 |
· 农业技术 灌溉和农业实践 农业生物技术 农业废弃物管理 生物机器系统 畜牧、害虫和水产养殖生物技术 |
· 生物医学 生物医学成像、图像处理和可视化 生物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 生物仪器和生物传感器 健康监测系统和可穿戴系统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采集 生物医学信号的频谱分析 生物医学信号压缩技术 医疗信号和图像传输 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学 治疗和诊断系统和技术 |
· 食品安全与质量 理化检测与质量控制 食品化学与食品加工 初级保健和营养 营养与粮食安全 食品化学与食品加工 食品工程标准及相关 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
|
九、投稿方式
AIS平台投稿:
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投稿,请将排版好的论文全文投稿至艾思投稿系统
投稿须知:
1、论文必须是英文稿件,且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
2、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不得少于4页。
3. 论文不得少于4页。
4.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直接发送中文稿件至会议邮箱contact_bfsb@163.com
5. 投稿请点击:https://www.ais.cn/attendees/paperSubmit/EBEYMF
十、会议日程
初步拟定为如下会议日程:
十一、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请点击:https://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EBEYMF
十二、注册费用
类别 |
注册费(人民币) |
投稿(4页) |
3200RMB/篇 |
团队投稿(4页)≥ 3篇 |
2900RMB/篇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300RMB/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200RMB/人 |
团队参会不投稿 |
1000RMB/人(三人及以上) |
加购论文集 |
500RMB/本 |
十三、 联系我们(鲍老师)
邮 箱:contact_bfs@163.com(咨询)
手 机:+86-13922158474
微信号:13922158474
-
2025年第二届新媒体传播与法学1327
-
2025年现代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国1294
-
2025年土木工程、抗震构造与材1267
-
2025年机电一体化与电力电网国809
-
2025年物理、电磁学与半导体材782
-
2025年新媒体传播、电子商务与780
-
2025年神经形态计算与信号处理773
-
2025年人文教育、艺术与心理健770
-
2025年低碳技术、污染控制与环755
-
2025年人文、知识与教育科学国754
- 05-02 肖** 注册了 2025年第四届网络…
- 05-01 朱** 注册了 2025地质、工程结…
- 04-30 李** 注册了 2025年海洋技术,…
- 04-30 房** 注册了 2025年工业设计与…
- 04-30 宋** 注册了 2025年第三届云计…
- 04-29 张** 注册了 2025高电压、绝缘…
- 04-29 贺** 注册了 2025年文学、知识…
- 04-29 贺** 注册了 2025文化产业、公…
- 04-29 苏** 注册了 2025年数字媒体与…
- 04-29 Z** 注册了 2025年第九届商务…
- 04-29 R** 注册了 第六届护理与保健国际…
- 04-28 宋** 注册了 第六届护理与保健国际…
- 04-28 李** 注册了 2025年语言翻译与…
- 04-28 朱** 注册了 2025年风景园林、…
- 04-28 常** 注册了 2025年复合材料与…
- 04-27 吴** 注册了 2025年教育发展与…
-
西藏昌都国际旅行社 拉萨旭 20672
-
深圳市长征咨询策划有限公司 23880
-
凯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3800
-
北京彬丰文化有限公司 22836
-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中 22880
-
山东省潍坊学院 17795
-
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 7827
-
广州市会展公司 17857
-
中国微生物学会 1788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2806
-
南京工业大学 22857
-
中国协会 17912
-
VFRWGRE 23748
-
IAASE 22764
-
北京科技大学 2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