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究生院潘锋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揭示锂电池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结构退化起源的研究工作
2024/04/23
随着人类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清洁能源的存储愈发凸显其重要性,为此需要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富锂锰基氧化物(LMR)是一种兼具阴离子氧化还原和阳离子氧化还原的低成本储能材料,将其作为正极可以极大地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其固有的电压衰减问题会持续地导致电池的能量损失,阻碍了这一材料的大规模商业化。为了理解和解决电压衰减问题,学术界已经建立了一些盛行的理论,包括过渡金属迁移、过渡金属价态降低,以及不可逆相变等,但衰减最终被归结于晶格氧的热力学不稳定和氧气释放。前期许多研究工作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晶格氧的稳定性,然而这些策略的作用非常有限,导致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为此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其结构退化的起源及其原始驱动力至今没有找到妥善的答案。
为了揭示这一问题的答案,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锋教授团队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Amine教授/陆俊研究员团队通力合作,通过纳米尺度的原位X射线相干衍射成像技术,揭示了微观晶格应变是导致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发生结构退化和氧流失的原始驱动力。结合多尺度的表征技术,进一步揭示了材料中二种LiTMO2相和Li2MnO3相异质纳米畴区结构在电化学脱锂时呈现不均匀性膨胀导致应力不断积聚引发的晶格应变,当超过临界点时会发生原子迁移与流失从而导致相结构演化与持续的退化。该工作经过团队历时5年的持续努力成果近日以“Origin of structural degradation in Li-richlayered oxide cathode”为题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 2022,DOI:10.1038/s41586-022-04689-y)。

图1 LMR首次充电过程中的晶格应变演化过程及其与氧流失的关系
团队采用原位的布拉格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对单个LMR颗粒在首次充电过程中的晶格应变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微分电化学质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了晶格应变与氧流失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其拉伸应变会降低Li2MnO3中氧空位的形成能,从而诱发氧流失。与此同时,多颗粒的相干X射线多晶衍射技术和宏观的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也被用来跨尺度地研究LMR的结构演化与晶格应变之间的关联。结果分析表明,LMR中LiTMO2纳米畴区与Li2MnO3纳米畴区之间相干的晶格在电化学脱锂行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较低电压下LiTMO2纳米畴区会发生脱锂并伴随层间距的增大,而由于共晶格的Li2MnO3纳米畴区不脱锂保持了其层间距起到了钉扎作用,随着脱锂会不断积累晶格应力,当积累的晶格应力达到临界值会诱发Li2MnO3纳米畴区的氧流失、过渡金属迁移和结构相变来释放晶格应力。此外,透射电镜、三维电子衍射和电子能量损失谱被用来更加直观地观测LMR在充电态脱锂时的晶格应变、不可逆相变和氧流失,进一步证明了氧流失会诱发过渡金属的迁移和不可逆的结构相变。该研究对LMR晶格应变的演化过程及其与氧流失、过渡金属迁移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指出晶格应变产生的根源在于其固有的局域结构异质性而导致的不均匀膨胀,并提出可以通过消除结构异质性来根本性地解决LMR的氧流失与电压衰减问题。该工作对开发低成本高储能密度的富锂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和设计高性能电池有普遍意义。

图2 LMR晶格应变的演化及其与氧流失、过渡金属迁移关系的示意图
该研究工作是由潘锋和Khalil Amine、陆俊共同指导,北大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博士生刘嘉杰(现在是博士后)和刘同超(现在是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及合作者们历时五年多时间的持续探索而完成。刘嘉杰、刘同超和Luxi Li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材料基因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创新委科研项目的支持。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郑州机械研究所 21348

-
鼎迈信息技术公司 18126

-
武汉科技大学 23071

-
生物谷 23011

-
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22982

-
武汉海讯科技会务有限公司 17995

-
梧桐火焰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4014

-
实姓名实姓名实姓名 22950

-
hksme 21047

-
美通社北京分公司 2121

-
山东飞鲨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067

-
Universiti Tekno 22989

-
中育心理 2078

-
武汉至远会务有限公司 18180

-
上海同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2512

-
中国人民大学 2070

-
石家庄铁道大学 21013

-
点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2107

-
IETP 1970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108

















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