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北极影响中纬度气候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03
图 冬季大气环流趋势和气温趋势中短时间尺度(左列)和长时间尺度(右列)上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贡献(上行)和外强迫导致的北极增暖的贡献(下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25020、42075033和42275023)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林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云南大学陈文教授、浙江大学吴仁广教授等国内外研究者,在北极增暖与中纬度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成果以“北极增暖导致的大气遥相关抑制了欧亚中部的长期增暖(Teleconnection from Arctic warming suppresses long-term warming in central Eurasia)”为题,于2025年3月19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126/sciadv.adq9461。
过去十余年,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地区经历了超过全球平均速度的显著增温,中纬度欧亚地区则频发低温等极端事件,这二者间是否存在联系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由于基于观测数据的研究无法有效区分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和外强迫的独立作用,而基于气候模式模拟的结论高度依赖于模式的性能,因此学界对北极增暖能否影响北半球中纬度气候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发现,气候系统外强迫造成的北极巴伦支-喀拉海区域增暖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会激发出空间结构相似的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导致二者的作用被混淆。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力调整方法,将其应用于海-冰-气相互作用强烈的北极区域,进而仅利用观测数据便成功量化区分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和外强迫导致的北极海冰减少对北极增暖的相对贡献。研究表明,在多年代际以下的短时间尺度上,以北极涛动为代表的内部变率主导了欧亚大陆冬季气温的变化,即使在北极增暖最为显著的1991-2012年时段,其贡献也可达到约2/3;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外强迫导致的北极巴伦支-喀拉海区域增暖则主导着欧亚大陆的冬季气温,该作用可大幅抵消直接辐射强迫所导致的欧亚大陆增暖,最终造成过去40多年欧亚大陆冬季的“增暖空洞”现象。
该研究阐明了北极影响中纬度气候对时间尺度的敏感性,为理解北极增暖对欧亚冬季气候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贵阳市会议公司 23247
-
2016年人类社会学国际会议 2146
-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 21089
-
大连百奥泰科技 229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1350
-
复旦大学历史系 18010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8001
-
贵州林城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935
-
大连乐百年有限公司 18088
-
西安新韵排练厅 23115
-
广东心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23101
-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986
-
中国能源学会 23852
-
MECS2016组委会 2017
-
复旦大学 18043
-
赣南师范学院 23049
-
IETP-Association 24094
-
广东省珠海市当当大道 18008
-
上海易贸商务发展有限公司 24108
-
武汉理工大学+为云会议系统名称 2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