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发现大气OH自由基生成新机制
2024/04/26
![]() |
图1(a)黑碳表面羟基移动的反应路径及能垒;(b)黑碳、Fe2O3、Al2O3表面羟基的脱附能
图2 商用黑碳(SB4A)、柴油车黑碳(Diesel soot)、商用矿尘(ATD)表面OH自由基生成的LIF测定:(a)含水的合成空气(80% N2 + 20% O2)气氛;(b)过滤了颗粒物的实际大气气氛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2188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团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曾晓成教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大气OH自由基源汇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黑碳上水与O2反应生成和释放OH自由基(Generation and Release of OH Radicals from the Reaction of H2O with O2 over Soot)”为题,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4829。
OH自由基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氧化剂,维持着对流层的氧化能力,对大气自净和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的转化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颗粒物(PM)是OH自由基的汇而不是源。贺泓院士团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Joseph S. Francisco教授、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曾晓成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光照条件下,黑碳颗粒物可以活化O2与水反应生成并向大气持续释放OH自由基,这一发现揭示了大气OH自由基的一个新的非均相生成来源,改变了对大气OH自由基源汇机制的传统认识。
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黑碳具有很强的活化分子氧能力,O2分子活化形成的表面原子氧物种又可以与水分子反应生成表面羟基。研究团队借助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发现,这些羟基物种很容易在黑碳表面移动并最终从表面脱附成OH自由基(图1),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对黑碳表面OH自由基生成和持续释放的直接观测证实了该理论预测(图2)。研究团队通过对体系电子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发现,黑碳表面的羟基物种具有明显的自旋密度分布,即表现出部分的自由基特征。表面羟基破坏了黑碳表面π电子的离域性,而随着羟基从表面脱附,表面π电子的离域性得到恢复,增强了体系稳定性。
该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大气OH自由基生成的新机制,同时表明黑碳具有重要的催化氧化性能,为大气污染控制和大气化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泰安市迈迪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18191
-
中国医药化工网 23689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8035
-
龙岩学院 8046
-
东北师范大学 21027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3115
-
郑州金凌商贸有限公司 18104
-
上海交通大学 23646
-
山东省烟台大学 21237
-
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1189
-
APISE 26444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1015
-
东世展览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24485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18053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2122
-
WILL 21050
-
KJYF 7984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8001
-
合肥达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7932
-
武汉玄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