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全面解读:如何在国际顶刊成功发表中国农业经济研究?
2025/08/03
国际农业经济研究的”中国之窗”
作为农业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SSCI期刊之一,《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AER)自2009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Emerald出版社联合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的国际化表达。该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达3.857,在JCR农业经济类期刊中位列Q1区,成为解析中国土地改革、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议题的重要国际学术平台。
在当前全球粮食危机加剧与气候变迁背景下,CAER特别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经营体系等前沿议题。其编委会成员包括Frank Place、Kevin Chen等国际顶尖学者,采用双盲评审制度确保学术公正。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这既是展示本土研究的国际舞台,也是对接全球农业经济研究范式的重要桥梁。
选题策略:如何突破”中国研究”的认知壁垒
想要在CAER成功发表,研究者需深谙国际学术话语体系。2023年期刊新增的”农业气候韧性”专栏显示,编辑团队尤其关注具有全球参照价值的中国问题研究。典型案例包括运用PSM-DID方法评估退耕还林政策效应,或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揭示农村电商的减贫机制。
当前值得关注的三大研究维度包括:数字技术驱动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基于环境延伸型投入产出表(EEIO)的农业碳足迹核算,以及运用行为实验方法破解小农现代化困境的创新探索。值得注意的是,CAER近期发表的关于农业区块链应用的论文,成功将技术逻辑转化为经济学理论突破,这种跨学科叙事策略值得借鉴。
方法论的国际化转型路径
CAER对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要求堪称苛刻。计量经济学建模需同时满足因果推断的精确性与政策模拟的可解释性,这要求研究者既要掌握前沿的机器学习算法,又不能忽视传统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价值。最近被高频引用的几篇论文,均展现出新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方法论创新。
数据处理层面,期刊编委会特别强调微观调查数据的代表性与可信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固然重要,但结合无人机遥感、移动终端采集的新型多源异构数据往往更具竞争力。2023年3月刊发的”直播电商助农”研究,正是通过整合农户交易日志与平台API数据构建全新分析框架。
写作范式的突围之道
国际期刊论文写作需突破”中国经验+西方理论”的简单嫁接。CAER近年推崇的研究范式强调在现象解释中发展理论,从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践中提炼契约理论新模型。文献综述要避免变成国内研究堆砌,而应与国际主流学术对话形成有效衔接。
在结构布局上,引入”政策演进-理论解构-实证检验-全球启示”的四段论渐成趋势。数据可视化方面,除传统计量结果展示外,GIS空间分析图谱与动态模拟仿真动画成为新亮点。据编委会透露,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农业生态经济复杂性的论文录用率较传统研究高出23%。
审稿全流程应对策略
CAER平均审稿周期为12-16周,但创新性研究可申请快速通道。投稿前必须完成的三个自查环节包括:理论贡献是否超越已有文献、数据来源是否符合FAIR原则、政策建议是否具有全球适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研究方法附录需完整呈现工具变量选取依据和稳健性检验结果。
针对常见的”中国特殊性解释不足”退稿意见,建议在讨论部分增设国际比较视角。2023年起期刊启用AI预审系统,对文献综述的理论创新度、数据预处理透明度进行初步评估,这要求作者在投稿前需用Turnitin进行英文查重,确保重复率低于15%。
国际学术对话的进阶密码
成功发表CAER论文的关键在于建立全球学术坐标系。研究问题既要立足中国实践,又要回应全球农业经济关键命题,如食物系统转型中的包容性发展问题。在理论框架构建时,可尝试将制度变迁理论与新结构经济学相结合,形成具有东方智慧的学术话语。
参与国际学术社区建设同样重要,包括在AgEcon Search预印本平台分享工作论文,在AAEA年会CAER专场进行成果展示。据最新统计,持续关注期刊特约评论员专栏的研究者,在选题新颖性和方法适切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投稿Q&A:攻克国际顶刊的六大实战问题
问题1:CAER对政策建议部分有何特殊要求?
答:政策建议需具可操作性和全球启示性,避免简单的对策罗列。理想框架应包含国内政策优化路径、国际经验转化方案、多利益主体协同机制三个维度。
问题2:如何处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背景解释?
答:建议采用国际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嵌入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阐释政策演进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问题3:实证分析部分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什么?
答:因果识别策略不严谨居首位。需完整报告变量构建过程、内生性处理方案以及至少三种稳健性检验,遥感数据需说明空间分辨率与清洗流程。
问题4:如何提升研究的理论贡献度?
答:可从三个方向突破:修正现有理论假设、发展新的分析框架、提出原创性理论概念。近期高引论文多采用”中国现象→理论挑战→模型重构”的创新路径。
问题5:跨学科研究应注意哪些边界问题?
答:确保经济学分析的主体性,技术细节放入附录。如数字技术研究需聚焦要素配置效率而非算法本身,生态经济研究应突出市场机制设计。
问题6:数据可获得性不足时如何应对?
答:CAER接受基于官方数据的创新性挖掘,可运用数据融合技术整合多源信息。田野调查数据需提供详细的抽样框架和伦理审查证明,微观案例研究需说明典型性选择依据。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金世纪晨光会议策划中心 22997

 - 
  湖北杰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141

 - 
  星旭 8215

 - 
  IAASE 20981

 -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 17961

 - 
  北海春秋旅行社 23050

 - 
  南昌大学 21229

 - 
  上海市人民政府 18118

 - 
  户外媒体传播 17962

 - 
  中南大学商学院会计系 18195

 - 
  中国农业大学 21159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18087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209

 - 
  北京海逸星空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936

 - 
  同济会议网 21069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3193

 - 
  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 24321

 - 
  北京未来开创有限公司 1953

 - 
  中国生物学会医学 21215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21040

 
						
					 
					















 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