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树木所在桉树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5/06/01
图1:桉树采伐迹地不同改造模式下土壤磷有效性与磷酸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图2: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对phoD细菌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桉树作为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用材树种,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红壤区。然而,这些区域土壤偏酸性且富含铁铝元素,无机磷极易形成不溶性磷化合物沉淀,导致土壤磷有效性下降。同时,超短轮伐期连栽的掠夺式经营引起有机质和磷有效性的显著下降。因此,通过探索合理的桉树采伐迹地改造模式对提升退化土壤养分可利用性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针对不同林地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有效性调控机制尚不清晰,有必要从土壤磷形态及phoD基因细菌群落入手,开展连栽桉树林采伐迹地改造过程中磷素有效性转化规律及功能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这对提高桉树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维持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速生树木所森林生态团队以多代连栽桉树林及不同改造措施下形成的纯林、混交林及无林草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迹地改造模式对表层与次表层土壤磷循环微生物群落、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前茬针阔混交林相比,连栽第Ⅲ代桉树纯林及留荒形成的无林草地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生物有效磷及和不稳定有机磷含量,并显著增加了极难溶解的闭蓄态磷和磷酸酶活性;然而,这些指标在桉树与灰木莲混交林及采用乡土树种轮作形成的灰木莲纯林中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不同经营模式引起土壤phoD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显著差异,连栽经营模式引起的土壤磷限制显著提升了假单胞菌科和丛毛单胞菌科相关phoD细菌的相对丰度,而在营造桉树与灰木莲混交林或灰木莲纯林中,链霉菌科和草酸杆菌科细菌得到显著富集。此外,结构方程模式表明,土壤全氮、生物有效磷(Resin-Pi、NaHCO3-Pi)及稳态磷(HCl-P)通过phoD细菌多样性及结构组成对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间接效应,强调了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的变化对磷周转过程的重要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人工林经营措施下土壤磷素营养特征及分配格局,对制定更好的造林管理策略和土壤质量下降减缓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结果以“Rational eucalypt logging site management patterns enhance soil phosphorus bioavailability and reshape phoD-harboring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 JCR Q1, IF=3.7)。速生树木所许宇星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竹万宽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由“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201005)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2MA006)资助。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21067
-
华东理工大学 18337
-
百奥泰展览(大连)有限公司 8089
-
四川现代医院 2033
-
湖南长沙芙蓉公司 18182
-
国防科技大学 23093
-
敦化市医药行业协会 23944
-
中国企业联合会 21063
-
湖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986
-
WILL 7880
-
中国通信学会 21116
-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 7939
-
SS 7974
-
张家港达人网络有限公司 17968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2972
-
湖南科技大学 23954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 20897
-
中国量化投资研究院 24099
-
广州医科大学 8301
-
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1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