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节律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进食节律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节律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5026、82374206、82104628)等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洪睦铿副教授、李娟教授团队联合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李壮副研究员团队,在肠道菌群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节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进食节律通过肠道菌群昼夜震荡调控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节律(Dietary-timing-induced gut microbiota diurnal oscillations modulate inflammatory rhythm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为题,于2024年9月10日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4.08.00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超过600万,其中致残率达20%,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RA发病具有显著节律特征,患者血清IL-6、TNF-α等炎症因子在夜间休息时段积累升高,清晨达到峰值,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也在清晨最为显著。RA在不同疾病阶段具有不同肠道生态特征,并且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分泌代谢物、囊泡等多种手段调控RA免疫稳态。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存在显著的节律特征,然而对RA患者肠道菌群节律特征以及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目前认识尚显不足。
该研究团队首先对RA人群以及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小鼠模型的血清炎症因子以及炎症细胞进行多时间点检测,发现RA患者与CIA小鼠具有相反的节律特征:RA患者炎症在夜间升高并在清晨达到峰值,CIA小鼠在白天升高(小鼠休息时段)而夜间(小鼠活动时段)下降。随后研究团队通过比较不同光照以及进食模式下CIA小鼠节律特征,结合抗生素清除及粪菌移植实验,发现进食节律通过肠道菌群调控RA节律形成。随后通过检测不同喂养模式下CIA小鼠菌群动态变化以及比较RA患者昼夜菌群组成特征,并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及体内外实验验证,发现进食活动可以增加肠道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丰度,提升利用β-糖苷酶水解食物中的异黄酮生成活性代谢物黄豆黄素(glycitein)的能力,而黄豆黄素则进一步通过SIRT5-NF-κB调控巨噬细胞炎症,介导RA节律形成。最后研究团队通过对RA患者进行多时间点连续采样,发现患者粪便中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以及血清黄豆黄素具有显著节律特征,并与炎症因子呈负相关(图)。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调控RA免疫节律的机制,丰富了对于RA节律的认知,从肠道菌群角度为RA的诊疗提供了新策略。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河南科技学院 18487
-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3015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4227
-
个人 24069
-
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24001
-
西安石油大学 23213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4062
-
西安理工大学 24397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4066
-
北诚(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037
-
SDGVUYFD 1944
-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 23209
-
FREAFEW 24011
-
广州加元 1962
-
河北承德盛世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7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7883
-
北京安顺旅行社有限公司 23093
-
同济大学 8038
-
创腾科技有限公司 21001
-
北京国科企研信息咨询中心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