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世龙院士团队在《自然•通讯》撰文阐明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
2024/04/23
陆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碳汇。然而,陆地碳汇年际波动剧烈,很不稳定。阐明陆地碳汇年际变化规律,对准确预估未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至关重要。陆地碳汇受水分和温度等因子共同影响。但是,到底哪个因子主导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学术界争论已久,尚无定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结合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三种方法,系统探讨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研究发现,揭示年际尺度全球陆地碳汇变化规律,既要关注早期研究注重的热带地区,还要关注北半球地区,尤其是北半球陆地碳汇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季节性差异。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春季变暖促进陆地碳汇,夏季变暖抑制陆地碳汇(图1a和b),二者相互抵消,导致统计结果显示,年际尺度全球陆地碳汇变化的主导因子并非温度,而是水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机器学习模型虽应用广泛,却未准确模拟春季变暖对北半球陆地碳汇的促进作用(图1c),以至于其模拟得到的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主导因子是温度,而非水分。该研究澄清了学术界对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主导因子的争论,为准确理解全球陆地碳汇变化规律提供了新视角。

图1. 北半球陆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对春、夏季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分布。正值表示升温抑制陆地碳汇,负值表示升温促进陆地碳汇
该成果于近期以“Regional and seasonal partitioning of wate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on global land carbon uptake variability”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锴为第一作者,朴世龙院士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北京腾达信息咨询公司 18112

-
北京恒跃展览有限公司 8096

-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23075

-
华大基因研究院 18043

-
中国海关出版社 24231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21042

-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21052

-
成都西经医院管理研究院 21203

-
上海市沐阳医院 182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23007

-
兰州理工大学 24108

-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 2142

-
环境保护不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21148

-
北京中材企联新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22969

-
APISE 23053

-
西北工业大学 21221

-
建筑与土木工程国际会议 23094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071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2141

-
上海大学 1957

















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