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朴世龙院士团队在《自然•通讯》撰文阐明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

2024/04/23

陆地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碳汇。然而,陆地碳汇年际波动剧烈,很不稳定。阐明陆地碳汇年际变化规律,对准确预估未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至关重要。陆地碳汇受水分和温度等因子共同影响。但是,到底哪个因子主导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学术界争论已久,尚无定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结合大气反演法、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三种方法,系统探讨了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机制。研究发现,揭示年际尺度全球陆地碳汇变化规律,既要关注早期研究注重的热带地区,还要关注北半球地区,尤其是北半球陆地碳汇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季节性差异。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春季变暖促进陆地碳汇,夏季变暖抑制陆地碳汇(图1a和b),二者相互抵消,导致统计结果显示,年际尺度全球陆地碳汇变化的主导因子并非温度,而是水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机器学习模型虽应用广泛,却未准确模拟春季变暖对北半球陆地碳汇的促进作用(图1c),以至于其模拟得到的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主导因子是温度,而非水分。该研究澄清了学术界对全球陆地碳汇年际变化主导因子的争论,为准确理解全球陆地碳汇变化规律提供了新视角。

图1. 北半球陆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对春、夏季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分布。正值表示升温抑制陆地碳汇,负值表示升温促进陆地碳汇

该成果于近期以“Regional and seasonal partitioning of wate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on global land carbon uptake variability”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锴为第一作者,朴世龙院士为通讯作者。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半导体材料、电子器件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ISMEDE 2025)(2025-9-21)

2025信息化经济发展、数字化技术与交互设计国际会议(ETID 2025)(2025-9-30)

2025年全球气候治理与碳中和技术国际会议(ICGCGCNT 2025)(2025-9-23)

2025年能源、新材料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ENMEE 2025)(2025-10-27)

2025年人工智能、自动化与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AIAHPC 2025)(2025-10-27)

2025年生物材料学、有色金属与智能工艺国际会议(BNMIP 2025)(2025-9-28)

2025年电化学与新材料国际会议 (ICENM 2025)(2025-12-20)

2025年生物医学与神经信息处理国际会议(ICBNIP 2025)(2025-10-23)

2025年物理学与复合材料国际会议(ICPCM 2025)(2025-9-27)

2025航天动力学、飞行控制与无人机技术国际会议(ADFCUAVT 2025)(2025-10-25)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