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琴团队发表引力波天文学白皮书
2025/05/30
(通讯员胡一鸣)引力波是由剧烈天体物理过程所引发的时空涟漪。自2015年人类首次通过地面探测器开展直接探测以来,引力波天文学已迅速发展为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对宇宙极端和剧烈过程的理解。
作为我国主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天琴计划旨在开展毫赫兹引力波探测,预计将于约十年后发射。近日,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牵头撰写的天文学白皮书《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With TianQin》发表在国际综述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作为天琴计划的天文学白皮书,该文系统总结了当前毫赫兹引力波天文学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天琴对典型天体系统的观测前景,包括恒星级双致密星系统、大质量双黑洞系统、大质量比并合系统等。该白皮书为天琴计划制定科学目标、优化任务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引力波天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入新阶段。
在恒星级双致密星方面,天琴将与LISA、地面探测器协同工作,实现对双黑洞早期旋近阶段的观测,从而帮助区分其形成路径,例如是源于双星系统孤立演化过程,还是在活动星系核或球状星团中由动力学俘获而形成。天琴还将大规模探测双白矮星系统,为理解银河系的恒星形成历史和致密X射线双星等特殊系统提供关键数据。
在大质量双黑洞方面,天琴的频率覆盖范围与LISA互补,天琴在十万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并合事件中更具优势。借助其地心轨道,天琴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在黑洞合并前向电磁望远镜发出预警,推动多信使天文学的发展。联合观测也将大幅提升源定位精度和信噪比,为理解黑洞增长机制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
在大质量比旋近系统方面,天琴在探测由中等质量黑洞与恒星级黑洞所构成的大质量比系统方面具备独特优势。联合LISA的同时或连续探测将提升这些极端系统的参数测量精度,尤其是在天空定位方面,将有助于与电磁观测相结合揭示其环境性质。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iwebm2017 organi 23971
-
利欧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8309
-
云南广大科技开发中心 1919
-
浙江工业大学 18037
-
IAASE 21098
-
武汉csse主办方 1985
-
第八届电子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 21485
-
HH 8052
-
华南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 8299
-
北京市海淀区 18102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1008
-
北京化工大学 24104
-
亚太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24086
-
辽宁省沈阳市文萃路 18091
-
上海交通大学 21032
-
上海意凡森医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 23973
-
上海东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8160
-
广州市无国界旅行社 17967
-
西安市凯尔会务公司 21194
-
开元名都大酒店 1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