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朱静课题组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03/21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在温差发电和固态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高效能热电材料成为推广其应用的关键。与碲化铋和碲化铅等经典热电材料体系相比,硒化亚铜(Cu2Se)因其资源丰度高、环境兼容性好且具有高温高热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但是,硒化亚铜属于超离子导体,铜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易发生定向迁移,造成材料劣化和器件失效。因此,如何抑制铜离子迁移,研发出高稳定性的硒化亚铜基高效热电材料是热电领域长期关注的难题之一。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与朱静院士课题组开展合作,先后在Cu2Se的晶体结构表征及其热电性能提升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利用阴阳离子共掺杂,通过增强元素电负性差异及空间障碍作用,从而提高铜离子激活能以抑制其长程迁移的新思路(图1)。发现在Cu2Se中掺入少量氟化物(AgSbF6)既能显著改善材料稳定性,又能显著提高热电性能,热电优值(ZT值)突破该材料体系的最高值,达到3.0(1050K),其热电模块的实测转换效率达到13.4%,并经120次循环仍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劣化(图2)。团队利用先进电子显微学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认了阴(F-)、阳(Ag+)离子的共掺杂(图3),占据Cu位的大尺寸Ag离子结合增强的Cu-F键能可以显著抑制Cu离子长程迁移及电离,从而有效提升材料的稳定性。
图1.Cu2Se中掺杂AgSbF6引入的Cu离子限域效应
图2. AgSbF6掺杂Cu1.99Se的热电性能及器件稳定性
图3.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与掺杂元素占位分析
相关研究成果以“高效稳定的热电硒化亚铜”(Highly stabilized and efficient thermoelectric copper selenide)为题,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清华大学2018级博士生胡海华和鞠艺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余锦程博士后、朱静院士和李敬锋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重要合作者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波萍,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李千,广西见炬科技有限公司蔡博文博士等。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先进科学研究中心卡尼什卡·比斯瓦斯(Kanishka Biswas)院士对此在同期《自然·材料》发表题为“为实现更好的热电性能限制离子移动”(Mobile ion confinement for better thermoelectrics)的评述,指出通过离子限域效应来抑制局域移动离子的定向偏析,可以实现优异的热电性能和服役稳定性。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北京农业工程学会 18021
-
河南纳智博研会务有限公司 8164
-
广东广州白云区 18193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18383
-
科学研究中心 20979
-
SDGVUYFD 1944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22966
-
上海东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979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3039
-
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299
-
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 23278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3154
-
International As 8207
-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21032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23457
-
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 18492
-
上海麦峰医学 24194
-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 21130
-
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 23178
-
宁波雅卓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