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3
![]() |
图 糖原合成拮抗脂肪生成的机制模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388201)等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肝脏糖原合成通过UDPG抑制S1P从而拮抗脂肪生成(Hepatic glycogenesis antagonizes lipogenesis by blocking S1P via UDPG)”为题,于2024年2月16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3332。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不断摄入高热量食物,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饮食相关的疾病,如脂肪肝,即指肝细胞中含有过量脂肪沉积。除脂肪外,机体内另一种能量的储存形式是糖原。人体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均汇集到肝脏,其进入到肝细胞后,过多的能量是以糖原的形式优先储存,还是以脂肪为优先方式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进食后,肝细胞优先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进行储存,而不是脂肪。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UDPG是糖原合成的一种中间代谢物,被运输到肝细胞的高尔基体后直接与S1P蛋白酶相结合,诱导S1P降解。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是参与脂肪生成的关键转录因子,S1P对SREBP具有剪切作用。UDPG进一步抑制S1P介导的SREBP的剪切,从而拮抗脂肪生成(图)。研究团队通过给小鼠注射UDPG,发现小鼠肝脏脂肪生成基因下调,脂肪合成受到抑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原代人肝细胞和组织中观察到一致的结果,提示了UDPG用于NAFLD治疗的潜在可能性。
研究成果解析了肝细胞将葡萄糖优先储存为糖原而不是脂肪的具体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来思考肝细胞利用葡萄糖储存能量的本质,为糖脂代谢研究提供新思路。UDPG介导的脂肪生成抑制有望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永冠金属艺品有限公司 18094
-
亚洲财富论坛 18005
-
阿东数码电脑电器行 18007
-
省会议接待服务中心 23032
-
河南欧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8432
-
农业和生物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 2167
-
重庆燕泰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026
-
上海筱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 23295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21221
-
西安沃力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175
-
华南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 7929
-
深圳安科公司 18164
-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8074
-
湖北依埃斯威广告有限公司 23135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1941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2968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966
-
武汉工程大学 2303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2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