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海外合作者首次在现代洋中脊发现大于25亿年的大陆克拉通地幔
2024/04/26
![]()  | 
    
图1 西南印度洋脊海底构造及深海橄榄岩采样位置
 
图2 太古宙克拉通地幔从大陆再循环至洋中脊的模型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5201)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传周研究员与美国、德国科学家开展合作,对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洋脊的深海橄榄岩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冈瓦纳大陆裂解过程中,南非太古宙克拉通地幔通过地幔柱热化学侵蚀作用进入软流圈,并通过地幔对流作用循环至现今西南印度洋中脊。相关成果以“太古宙克拉通地幔循环至洋中脊(Archean cratonic mantle recycled at a mid-ocean ridge)”为题,2022年6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6749。
大陆主要由克拉通和造山带构成,其中克拉通主要形成于18亿年以前的地球早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单元。古老克拉通多具有巨厚(>200 公里)的岩石圈根,且由于其密度和热流值较低、刚性较大,能够避免遭受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因此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区。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全球克拉通的巨厚岩石圈根可以发生部分乃至整体性的移除,从而导致克拉通发生显著的岩石圈减薄,甚至导致其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强烈的破坏。减薄的太古宙克拉通地幔通常被默认进入到软流圈中。考虑软流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地幔对流,并且在洋中脊发生被动上涌和减压熔融,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因此,现今洋中脊的深海橄榄岩作为软流圈部分熔融后的残留体,是寻找软流圈中的太古宙克拉通地幔的最佳载体。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南印度洋深海橄榄岩的化学组成(图1),发现它们的成分特征与太古宙克拉通地幔包体具有相似之处,而与前人发表的全球深海橄榄岩存在显著的差异,并通过测定其全岩Re-Os 同位素,确定部分它们代表太古宙克拉通地幔(最老年龄为~28亿年)。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提出这些样品可能来源于南非太古宙克拉通,在地幔柱热侵蚀作用下进入软流圈,经由地幔对流循环至现今西南印度洋脊(图2)。
本研究结果为证实低密度的太古宙克拉通地幔可以通过某种构造作用进入软流圈提供了确切的证据,为研究克拉通的形成演化乃至破坏提供了新的视角。克拉通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海底拖网的资料,太古宙克拉通地幔在西南印度洋脊出露的规模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这为未来克拉通地幔研究提供了除地幔包体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此外,该结果对于认识软流圈地幔不均一性的规模与成因、地球早期陆壳增生的时间与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中杭监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65

 - 
  WILL 24014

 - 
  2017年第二届计算智能和通信技 24107

 - 
  上海市同济大学 18198

 - 
  新疆边塞会议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8020

 - 
  重庆医科大学 1967

 - 
  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8588

 - 
  北京华医智库 18346

 - 
  国际科学与工程发展协会 23224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21040

 - 
  第三届教育科学与教育管理国际会议 20955

 - 
  北京国家公安部 21114

 - 
  北京沃玉科技发展中心 8295

 - 
  天津大学 8345

 - 
  佳平国际经济文化发展(北京)有限 18039

 - 
  中国化学化工行业中心 24161

 - 
  北京四海群英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0939

 - 
  HKSME 23517

 - 
  杭州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17979

 - 
  武汉奔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70

 
						
					 
					















 512












































						
						